“趙總統,我不是這個意思,”徐永全臉紅了。
“當然,我知道徐兄不是這個意思,”趙文禮眼中露出堅毅的神色,“既然我們和美國人遲早有一戰,那遲打不如早打。一味的忍讓,換不來別人的同情和尊重。隻有針鋒相對的對抗,我們才能博得國際社會真正認可。這是一場國戰,一場隻許勝不許敗的國戰,哪怕打到兩年前,打到我們一無所有的境地,隻要打敗了美國人,這種戰爭就是值得的。”
“我同意,”劉世傑立即表態。
“我也同意。”徐永全想了想,艱難地說。
成為美國的一部分,雖然他們個人可能會過得很好,但他們的後人呢,隻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湮滅在美國人的潮流之中了吧,而得了他們先進技術的幫助後,美國將會變得比曆史上更加強大,那麼,自己的母邦,隻怕要承受美國人更大的侮辱了。
既然如此,那他們還如此辛苦的穿越幹什麼?為美國人做嫁衣麼?
“據劉總理說,現在報名參軍的已經將近5萬人了?”吳越憂心忡忡地問道,“所我所知,現在已經有許多工廠不能完全開工了,因為參軍的人太多了,許多機器都開不起來。”
來到這個時代以後,穿越眾不得不開始佩服古人的智慧,吳越不過帶了他們一年多的時間,現在來自滿清的許多工人已經基本上能熟練的掌握許多機器設備的操作了。而來自上海的文人曾紀正,作為吳越的得力助手,已經熟悉了重工集團的整體運作。如今吳越隻是掛著個名在那裏,卻是一心一意的回到了西雅圖,全麵建設他的工業部。
就算如此,曾紀正也不會覺得輕鬆,吳越的義子,曾經的上海孤兒吳亮,雖然年僅十八歲,也保持著極大的衝勁,將他所知的學了個遍,隻要他稍有鬆懈,年輕的一代就會把他取代了。
“這是國戰,任何理由都不能有,除了農業,軍工,以及生活必須品的,其它的工廠,停了也就停了,隻要共和國還在,一切都可以建設起來。”趙文禮的話不容置疑。
“這個,我自然知道,”吳越有些尷尬,作為工業部長,考慮一下共和國未來的工業發展,本沒有錯,但二把刀的工業部長豈能明白,就算擁有再強大的經濟基礎,一個國家連起碼的血性和勇氣都沒有了,再多的GDP又有什麼意義。
“我是覺得,我們的移民不能停,不但不能停,還要加快。”吳越有些小小的激動。“我也經常跟工人們打交道,對他們來說,來到北美隻是一門職業而己,而戰爭卻能加速他們融入我們的共和國的步子。所以,我們擔心人來得太多了我們一時消化不了,我覺得這是錯誤的。”
“這個…我覺得吳越說得對。”想了想,雖然提出暫緩移民的步代是劉世傑說得出來的,但當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才真正的明白,自己手中力量的不足。若非人手的缺少,他們也不需要停了許多工廠生產線去當兵了。
“喬司令,我看你的任務不輕鬆啊。”劉世傑有些沉重地說。
連續一年多的往返於兩大洲之間,喬恩這個移民隊長,頭上又添了一些白發,可他才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