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又要那麼多日本青壯幹什麼?”孫承訓想了會,明白過來了。可是對於劉宇不斷的收集日本人,仍是不解。
現在共和國的移民已經由量轉到質的需求了。滿清這邊每個月都有移民船過去。再說,許多從北美回來的老移民的宣傳帶動作用,也讓許多鋌而走險的人們,自己選擇組織船隻偷渡去共和國。
所以,共和國現在根本不需要和自己不能算是一條心的日本人去湊數的。
劉宇和孫承訓在穿越的時候,都隻是一個小兵,但經曆十年的發展,二人的能力高下立即區別出來,劉宇已經貴為共和國的高層之一,而孫承訓仍隻是個上海代表處的代表。
其實孫承訓還不算混得差的,穿越眾百幾十號人,如今來到北美都十多年了,還有些人根本沒讓讀者記住他們的名字,不得不再次讓人們感歎,無論任何群體,其中必然有精英,亦有更大部分的草根。且讓我們一一將他們發掘吧。畢竟,共和國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這個,”劉宇的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那啥,童華東那小子不是一直抱怨人手不足麼,我們便給他送上去,相信他一定會感謝我們的。”
雖然同為一支部隊的,但劉宇等人算是比較爽直的,孫承訓等人算是憨厚老實的,而童華東這種人,算是非常精明的。
所以說人以群聚,象劉宇這種直爽的人,自然不會喜歡童華東這種太精明過頭的人。
但是,既然大家都穿越過來了,從大局出發,也不好互相拆台。但有的事情,劉宇就算不說,穿越眾許多中都是十分不能接受了。因為,就算孫承訓這種老實人,都覺得童華東這小子不對勁了。
孫承訓和童華當年是同坐著龍歸號來到這邊的,雖然忝為上海處代表,孫承訓可還是擠著時間回了幾趟北美述職。甚至還主動要求,在西雅圖給自己劃下了一塊地留待以後養老。
雖然華人真正的根,是在滿清這邊,但是,滿清人隻怕不會歡迎,北美的共和國才是自己的靠山才對。
但童華東自從來到了這邊之後,隱然有將海參崴一帶當作自己的自留地發展的念頭,和共和國的聯係,也隻是簡單的幾句電報,不是推說走不開,便是借口身體有恙,反正就是不想回去。
更過份的是,這小子這幾年居然偷偷派出人手去北美挖人——不僅挖自己的老戰友們來當他帶兵,更打算挖各個企業的技術骨幹來幫他發展工業。
你說你想要發展工業,直接開工要人就是了,可背地裏這麼偷偷摸摸的幹,你什麼意思?
這些事情,雖然大家不說,其實穿越眾早就知道了的事。要是依劉宇、二陳的脾氣,早就想把童華東扭過來,揍一頓了。
但後來趙文禮一句話勸住了大家:“童華東不管他是什麼心思,他也是我們自己人,不管他們走向哪一步,他那裏,也是華人的土地。我們呢,這邊的發展也確實是照顧不到那邊,他有主見,這是好事,我們不能拖後腿,反而還要幫助他們。要不然,讓他們在那邊站不穩腳,難道讓他們以後落入俄國人的手中,我們大家就高興了?”
大家都不說話了。後世的外興安嶺一帶,可不就是全部落入了俄國人的手中,我們的海蘭泡,我們的江東六十四屯,我們的海參崴,全部成為了俄國佬不可分割的土地了。我偌大的中華,居然在日本海連一個出海口都沒有。當然,這一切,自然離不開某太祖的慷慨大方,離不開他對老大哥的拳拳擁護之情。
所以,他們不但不再說童華東什麼,反而以政府的名義,派出了一支上千人的各門各類的工業技術人員。如今,除了武器彈藥,以及電力設施之外,童華東的海參崴,大多數工業產品都能實現自給,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存在了。
而劉宇雖然不得不接受了趙文禮的話,但要是聽任童華東這樣發展下去,也是心裏十分的不爽。你童華不是說人手不夠麼,守著相當於共和國六成的移民人口,還說人口不夠,那我就給你送人去。送上幾萬的日本人去其中摻沙子,看你要還是不要。
當然,這些日本人,可是和劉宇有契約的,不敢一心跟著童華東,他們還想表現好了,說不定有機會能去北美呢——若是能有機會去更富足的北美,誰不願意啊?
劉宇這才想起,自通開通了經夏威夷的航線之後,共和國居然已經有六七年沒有去過北邊的航線了。要不是這會突然想起,大家都快忘記了童華東了。
不過,廖喜雲聽說劉宇來到上海了,百忙之中,偷偷趕來見了個麵,兩個人偷偷喝了幾瓶酒,算是讓劉宇的心情開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