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當然很是開心,花錢少,賺錢更多,任何老板都是喜歡的事情。
楊金武卻是感到十分的擔心,日本人還沒有露出自己的獠牙,一群如此堅韌善忍的日本人,如果哪天他們真露出自己的獠牙,將會給自己的祖國帶去怎樣的傷害,他真的不敢想象。
當初劉宇的舉動,不過讓日本被綁入北美共和國的經濟大船,讓他們在經濟上徹底依附共和國,再沒有惹事生非的念頭和能力。但如今看著這群日本人如此勤奮的學習工作的勁頭,楊金武躊躇了——共和國當初的選擇是不是還那麼正確,自己這樣做,會不會培養起一頭更加凶猛的敵人?
鋪開紙筆,他詳細的將自己看到的以及自己的想法彙報給了共和國高層。雖然他現在已經是東華共和國的總統了,但從內心裏,他永遠把自己當作共和國政治局的一名委員,哪怕隻是一名替補委員。
在這個時候,滿清朝廷發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道光皇帝將此前十分器重的皇弟,恭親王亦給撤了。非但被免去了軍機大臣的職位,而且還一擼到底,把他的宗人府宗令,以及鑲黃旗旗統都給撤了。
滿清高層的人這才恍然驚覺,原以為道光皇帝早已經原諒這位及位以前最為親密的兄弟,原來,他一直對這位聰明能幹的兄弟提防甚嚴啊。
1853年,奕奉道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務,緊接著又署理侍衛內大臣,參與京城巡事宜,還不止此,不久又奉旨在軍機處行走,從此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幹預政務的祖製。滿清高層們那時候鬆了一口氣,暗中都稱讚道光皇帝博大的胸懷,不但不懷恨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反而對這位聰明好學,又擅長洋務的兄弟信賴有加,這是大清的福氣啊。
可就是奕沒有深刻體會道光皇帝的心意,自作主張的給自己的生母晉封為了皇太後,就在他剛剛將自己的生母葬下去的就第二天,就被一擼到底,要求他回到內書房行走,繼續好好讀書。
當然,借口自然不能是他太重視他的生母了,隻是頒旨說,這家夥辜負了聖恩,沒有好好的處理好同西洋友邦的友好關係,讓友邦們不滿意,丟盡了朝廷的顏麵,所以堅決的予以查辦,還處以留在朝廷察看的處分。
這大清,本來就是他們愛新覺羅的家事,正如天朝,本來也是某檔中的家事,官員們瀆職或者貪腐了,根本不需要國法去懲處,隻要他們的家法處理一下,暫時讓小民們閉一下嘴,也就夠了。
至於,家法在還是國法大,重要嗎,不重要嗎,重要嗎?滿清,以及後來的天朝某太祖,一直恪守著這樣一條信條,隻要他在時風平浪靜,他才不會管他死後洪水濤天呢。
奕參讚軍機不力,被皇帝停了職,很好的告訴了小民們啊,你們看,他們辦事不力,我自己的親兄弟啊,我都給擼了,你們要相信我們的決心了吧。
至於這位兄弟有沒有受到真正的處分,或者這了多久之後再被重用,這已經不是小民們能知道的事情了,他們隻需要當時,能出了這口氣就行了。
就如同某偉人說的一句話,如果把天朝的官員全部殺了,可能有錯殺的,但如果隔一個殺一個,一定有漏網的。所以說,要說腐敗,誰敢說自己就是清白的呢。
但是民憤很大,為了平息一下民憤吧,抓住幾個來堵一下世人的嘴,讓大家看到自己的決心,應個景就行了。至於是抓住個薄大員還是厚大員,重要嗎?根本不重要,反正新官讓任,也要把屋子打掃一下的,又滿足了百姓們不滿滿清官員,要求查辦不利要員的訴求。皆大歡喜啊。
至於更多的屍位素餐,不學無術,甚至變本加厲的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員們,那些人,天朝還指望著他們治理地方呢,又聽著朝廷的話,忠實的做著某大員的走狗,怎麼能說下就下了呢。
而恭親王的下台,不過是找個替罪羊,滿足一下小民們痛恨朝廷不作為的心理罷了。至於恭親王是不是真的不力,重要麼,重要麼,重要麼。
這事讓穿越眾聽到了,隻是默默的搖頭,原來,曆史,總是驚人的那麼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