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躥紅背後的人和事
珍聞軼事
作者:吳誌菲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中國民歌《茉莉花》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一遍遍響起,蜚聲中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首炎黃子孫都為之熟悉而自豪的旋律背後,還有著傳奇的故事。
何仿與《茉莉花》的采集
2005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在南京接見國家一級作曲家何仿時,深有感觸地說,歌曲《茉莉花》在世界上廣為傳唱,影響很大,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何仿是誰。
1928年2月,何仿(原名何孝元)出生於安徽天長何莊。何家是以“耕讀傳家”為祖訓的書香之家,他的父親何金臣是清朝光緒後期的秀才。何仿小時候,父親就手把手教他識字讀書。母親是一位十分賢惠的女性,十分喜愛民歌,何仿小時候每晚睡覺時,母親總是一邊拍著他,一邊低聲哼著搖籃曲哄他入睡。受到母親的影響和感染,何仿七八歲的時候就會唱許多民歌。
1941年初春,在“抗日救國,不當亡國奴”的呼聲中,何仿離開家鄉,來到新四軍淮南河西聯合中學學習。由於他自幼喜歡唱歌跳舞,歌聽兩三遍就能記住,很具音樂天賦,因此很快得到音樂老師和學校領導的賞識,老師教他識譜、指揮。於是,小小年紀的何仿,成為學生歌詠隊隊長兼指揮,在聯中小有名氣。
1942年,新四軍二師政治部下屬的淮南大眾劇團領導發現了何仿的音樂才華,把他要了過去。就這樣,年僅14歲的何仿成為一名光榮的新四軍文藝戰士。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演藝生涯。
1942年冬天,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在華中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的新四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奉上級命令,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江蘇的六合、儀征一帶開展反“掃蕩”工作。時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不久,時任新四軍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張勁夫指示劇團要響應毛主席號召,搞民族化、大眾化文藝,向民族民間藝術學習。於是,大眾劇團的團員們晚上演戲宣傳,白天走村串戶,向人民大眾學習民間藝術。
一個雨夾雪的早晨,何仿和幾位戰友去距離駐地四五華裏的金牛山區做宣傳工作。走在山坡上,聽見寒風裏傳來一陣歌聲,悠揚而舒展,輕盈而婉轉,一音一節,扣人心弦。大家被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尋著樂聲前行。樂聲的源頭止於一間破舊的泥牆茅草頂的房子。敲開門,隻見一個身材瘦長、穿著破棉襖、戴著破氈帽的30多歲的男人一臉冷漠,他對這幾位不速之客的到來好像並不歡迎。
何仿沒有在意他的臉色,隻管說:“師傅,剛才那支曲是你在唱嗎?”這個男子點點頭。
何仿一聽,興奮地說:“太好聽了,這是什麼曲子?”這男子沒有回答,反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我們專門收集民間小曲的!”何仿急切地回答。這男子聽後,轉身進到屋裏,沒有理睬。
大家麵麵相覷,一時無措。這時,一位戰士大著膽子說:“我們是新四軍文藝戰士。我們收集小曲,是為了宣傳抗日。”
半晌無聲。正當何仿等不知如何是好時,屋裏傳出了胡琴伴奏的動人歌聲:“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紮。”
這是流行於六合、儀征、揚州一帶的民間歌曲《鮮花調》。大家聽罷忍不住拍手叫好。何仿更是喜不自禁地要求道:“師傅,能再給我們唱唱嗎?”男子又走出來,說:“你們真是新四軍?”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又問:“曲子也能抗日?”何仿等就七嘴八舌地給他講文藝能鼓舞士氣,能成為戰鬥力的道理。
這個男子沒有多說話,又回到了屋裏,這次他轉身的背影似乎暗示了一種認可。何仿等跟著他走進屋,這個男子拿起胡琴,用模仿女聲的高八度假嗓音唱起《鮮花調》來,優美的旋律又響起。他一邊唱,何仿一邊記,一邊學。幾遍之後何仿就學會了。這個男子很意外,對何仿有點另眼相看了。
那時,何仿他們每天晚上回來後都要交流、總結一下當天的收集情況。對於能遇上這樣優美的曲子,大家都很興奮,何仿更是喜不自勝。他反複唱,不停琢磨。據當年與何仿同行的新四軍戰士、曾任成都軍區文化部副部長的郭民興在成都某幹休所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回憶說:“這首曲子叫《鮮花調》。它3段分別唱了3種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內容是從一個女子‘奴’的心情去看花,去表現多愁善感。當時我們覺得怎樣改,都不夠完美。但是這優美的旋律卻讓我們不絕於口,在平時的演唱中更是深受官兵喜愛,隻是囿於各種原因在戰爭年代沒有大範圍地傳開。”
《茉莉花》的幾經修改與躥紅
此後,何仿陸續有佳作流傳。1947年,他創作的歌曲《練兵》(楊濃詞),在華東野戰軍中廣為流傳,並獲得創作獎。1947年7月,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何仿及時創作了《去掉一個大禍害》(自己作詞),歌聲響徹齊魯大地。接著,他還創作了歌曲《打死老瘋狗》(繆文渭詞)、歌劇《兩種作風》的主題歌等,流傳甚廣。當年冬,文工團集體創作了反映土改反霸鬥爭的大型舞劇《大翻身》,何仿與吳祖庚負責作曲。此劇演出後產生了轟動效應,一直成為該團的保留節目。1948年10月,何仿隨軍參加淮海戰役追擊戰,創作的隊列歌曲《拉開兩條飛毛腿》(葛培武詞),在部隊中迅速流傳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