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讓我跑完這段路(1 / 1)

派蒂·威爾森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病。她的父親吉姆·威爾森習慣每天晨跑。有一天戴著牙套的派蒂興致勃勃地對父親說:“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擔心中途會病情發作。”

她父親回答說:“萬一你發作,我也知道如何處理。我們明天就開始跑吧。”

當困難來訪時,有些人跟著一飛衝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

於是十幾歲的派蒂就這樣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父親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跑步期間,派蒂的病一次也沒發作。幾個禮拜之後,她向父親表示了自己的心願:“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距離跑步的世界紀錄。”

她父親替她查吉尼斯世界紀錄,發現女子長距離跑步的最高紀錄是80英裏。當時讀高一的派蒂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400英裏);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1500多英裏);高三時的目標在聖路易市(約2000英裏);高四則要向白宮前進(約3000英裏)。”

雖然派蒂的身體狀況與他人不同,但她仍然滿懷熱情與理想。對她而言,癲癇隻是偶爾給她帶來不便的小毛病。她不因此消極畏縮,相反地,她更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高一時,派蒂穿著上麵寫著“我愛癲癇”的襯衫,一路跑到了舊金山。她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做護士的母親則開著旅行拖車尾隨其後,照料父女兩人。

高二時,她身後的支持者換成了班上的同學。他們拿著巨幅的海報為她加油打氣,海報上寫著:“派蒂,跑啊!”(這句話後來也成為她自傳的書名)。但在這段前往波特蘭的路上,她扭傷了腳踝。醫生勸告她立刻中止跑步:“你的腳踝必須上石膏,否則會造成永久的傷害。”

她答:“醫生,你不了解,跑步不是我一時的興趣,而是我一輩子的至愛。我跑步不單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要向所有人證明,身有殘缺的人照樣能跑馬拉鬆。有什麼方法能讓我跑完這段路?”

派蒂終於來到波特蘭,俄勒岡州州長還陪她跑完最後一英裏。一麵寫著紅字的橫幅早在終點等著她:“超級長跑女將,派蒂·威爾森在17歲生日這天創造了輝煌的紀錄。”

高中的最後一年,派蒂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由西岸長征到東岸,最後抵達華盛頓,並接受總統召見。她告訴總統:“我想讓其他人知道,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也能過正常的生活。”

堅忍就是堅定不移的朝著已決定的方向前進。

心靈感悟

人生需要挫折,有挫折的人生才能讓你在拚搏中體驗征戰曆程的美。

人生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好比兩瓶必要喝的啤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你先喝了甜蜜的,其後必然是酸苦的”(蕭伯納)。你隻不過先喝了酸苦的,又何必作繭自縛耿耿於懷呢?但能否將酸苦的化為甜蜜的,關鍵則在於你如何把握。如果你甘於酸苦的,那上帝也無可奈何;反之如果你敢於拚搏,勇於爭取,那你就有希望品嚐甜蜜的。無論何時你都應明白:命運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