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搏、奮鬥、競爭,就像大浪淘沙,弱小的先去,中流的後走,留下的便是強大的。事情發展的基本情況總是這樣的,而蘊含於其中的玄機是什麼?
讓我們看看馬拉鬆比賽。
100名普通人員參賽,還未到20公裏處,大約就有44人退出了,因為馬拉鬆進行到20公裏,正是普通人體的極限。跑到28公裏處,大約又有24人感到身體極度不適,從而被送上收容車。等到了35公裏處,大約14人的極點出現了,不得不終止比賽。當行至38公裏處,大約又有12名比賽者的體力完全枯竭了,速度一降再降,不得不把跑改成了走,而走是違規的,也就是說他們功虧一簣。
到了最後,這100人中隻有大概6名,掙紮著跑完42.195公裏的馬拉鬆全程。也就是說,在普通人員參加的馬拉鬆比賽中,94%的人沒有到達最終目標。
心靈感悟
邁向成功的道路中,存有一個坎,大約94%的人沒有逾越。成功的馬拉鬆選手與電話營銷員,並沒有出眾的相貌和傲人的背景,他們僅有一個優勢——鍥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