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網絡銀行的興起對傳統銀行的影響(1 / 2)

淺談網絡銀行的興起對傳統銀行的影響

產業發展

作者:楊明

摘要:網絡銀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21世紀成為新型的金融行業。因其便捷性和低廉的使用成本,網絡銀行受到更多人的重視。文章分析了網絡銀行的功能,傳統銀行向網絡銀行業務的滲透,全麵分析網絡銀行對傳統銀行業務的影響,分析網絡銀行在運轉中的具體趨勢。

關鍵詞:網絡銀行;傳統銀行;金融業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4-0017-02

網絡經濟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主流,網上銀行等新興的金融技術應用讓資本運作效率大幅提升,傳統銀行業務的諸多功能已經被網絡銀行所代替,技術性“脫媒”的風險隨時存在。也有一些論斷認為,隨著科技進步和網絡的普及率的提升,所有的相關銀行業務都可以在網上進行,網上銀行可以全麵取代傳統的銀行。還有一些具備實力的網路技術公司看到了網上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商業機會,希望通過網絡科技的應用實現關鍵的電子銀行隻能,希望以自己的科技優勢進入網絡銀行服務領域。但是,科學的分析和國際情況來看,實際並非如一些論斷和一些大型網絡技術公司評估的那樣“樂觀”。西方發達國家非常多的網絡銀行運營公司發展中國陷入了困境,一部分網絡銀行被迫選擇了與傳統的銀行合作或合並。有調查顯示,當前經營狀況好的基本都是傳統銀行與網絡銀行的複合型模式。

1 網絡銀行運行模式的現狀分析

1.1 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綜合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依靠高技術手段運行的網上銀行交易成本非常低。最早的時候,在美國用100萬美元就可以創辦一家純粹的網上銀行。美國Front的技術公司甚至宣稱,給我5萬美元就可以在3個月的時間內實現為任何一個銀行建立“網上分支機構”。這也就因為市場準入門檻低,造成了相應技術非常容易模仿或代替。所有的網上銀行都難以實現有效的差異化經營,隻能通過價格競爭,這樣就使轉賬、電子支付等大部分交易服務難以實現收費或者象征性收費,與此同時,存款利息還不得不高出普通銀行存款利率以維持對客戶的吸引,這也就導致了融資成本的提升。

1.2 不明晰的目標市場定位,業務品種無法適應客戶的需求

純粹的網上銀行服務難以有效為客戶提供資金、實物或大額信貸業務的高利潤服務。無法適應目前日益多渠道、多元化的個性理財需求不斷增長的形式。網上銀行受經營規模和資金實力的限製,對那些更關注安全性和大額流動性更有保障的傳統銀行吸引力有限,對核心用戶的吸引能力十分有限性。

1.3 間接受益很難獲取,獲利渠道單一

直接收益和間接收益是網上銀行收入的兩個部分,間接收益占據受益的主要部分。純粹的網上銀行難以避免間接收益的大量浪費或流失。然而,傳統銀行和網絡銀行複合的模式可以采取捆綁和價格調劑等多種策略,確保競爭力的同時,讓收益進行分散,滲透到不同性質類型的關聯業務之中,通過綜合服務實現廣泛的利潤

來源。

1.4 操作風險轉嫁於客戶,相應地道德風險幅度增加

純粹的網上銀行隻能提供自助式的服務方式,這樣也就限定了他們的目標客戶是會使用、樂於使用的PC或移動終端的互聯網應用人群,不能忽視的是這類客戶與傳統銀行相比,傳統銀行有著嚴苛的內控係統,職員也經過嚴格的訓練,對於網上銀行應用群體,對於一些釣魚網站、誤操作等風險的可能性都要由客戶承擔。另外,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往往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並願意承擔這種風險。同時,純粹網上銀行的實物資產和人員極少,對客戶喪失了“實體擔保”的心理暗示,這樣就讓網上銀行整體會比傳統銀行有更多地人均負債,這樣,就讓產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和由此引發的破壞性和產生的道德風險和破壞性更高。這兩類風險如果發生,很容易被宣傳放大而產生信任危機,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衝擊整個網上銀行係統。

2 網絡銀行對傳統銀行帶來的影響

網絡銀行作為一種全新的新型產業給客戶帶來各種方便的服務,這種全新的客戶服務方式讓客戶可以客服地理、時空的種種限製,隻要具備上網條件,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方便快捷的對自己的資產進行管理,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享受銀行的相關服務,在未來不太長的時期內,網絡銀行將取代傳統銀行的部分經營業務,因其便捷性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傳統銀行業無法具備網上銀行的優勢。就吸儲業務而言,餘額寶等比傳統銀行活期貸款更高收益的儲蓄方式讓傳統銀行的吸儲受到巨大衝擊。網絡銀行對傳統銀行的影響巨大,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