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孩子探究興趣(1 / 1)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種需要就是所謂的問題意識,也就是說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焦慮、懷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狀態。在孩子學習方麵,巧妙設計問題,能夠激發孩子探究學習的興趣。

小文天性貪玩,特別愛看電視,因而耽誤了學習。父母一時間一籌莫展,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從一本書上學到一種“提問激發興趣”的辦法。於是,利用小文看電視的契機,爸爸媽媽巧妙地提問題,激發了小文看古典名著的興趣。

每當播放《水滸傳》時,爸爸媽媽就坐在孩子跟前和他一起看,看過之後,爸爸媽媽故意討論劇情,並且有意談到電視中沒有的內容。一次媽媽故意問小文,“《水滸傳》裏麵有多少好漢?”“一百零八將!”“那你知道智多星是誰嗎?”小文不好意思地搖搖頭,爸爸“興奮”地說:“這個我知道!智多星吳用!這個人在梁山泊屢出奇謀,屢建戰功:為晁蓋獻計,用藥酒麻倒了青麵獸楊誌,智取生辰綱;用計劫法場救宋江、戴宗;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對不對?”媽媽笑笑說:“還有,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聽到爸爸媽媽的討論,小文一頭霧水,問:“媽媽,你們怎麼知道這麼多?”媽媽“不屑”地說:“這你都不知道?這不都是書上的內容嗎?”小文被問得滿臉通紅。

幾次之後,爸爸媽媽發現小文不像以前那麼熱衷看電視了,而是經常到書房去看書。就這樣,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小文看完《水滸傳》之後又看起了其他古典名著,而且小文對電視的興趣越來越小了。

案例中的家長發現孩子在興趣上有失偏頗,於是以看電視為契機,利用孩子好奇心強、愛提問以及愛麵子的特點,巧妙設計問題,成功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書上。

古今中外,興趣成就人生的名人軼事數不勝數,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也這樣認為:“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與強烈的癡迷。”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通過設計問題的方法,及時發現、挖掘、引導孩子的興趣。隻要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提高成績就指日可待。

愛心指導巧妙設計提問的兩個技巧

1.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自身的喜好、性格、特點等來培養其興趣。不要看到其他孩子喜歡畫畫就讓自己的孩子也去畫畫,有時候其他孩子喜歡的,自己的孩子未必喜歡。

2.要學會利用契機,抓住孩子的心理,設計啟發性問題,將孩子的興趣轉變成學習求知欲。如果時機不對,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