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一個舍不得讚美孩子的父母,往往會使孩子變得令他們無法讚美。”可見,要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就要對他們的一些良好表現進行適當的肯定和讚賞,以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孩子身心發育不成熟、學習和生活表現波動不定、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時候,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讚揚和賞識有利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孩子獲得成就感,促使他努力進取。
小英自從上學以來,一直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離不開父母對她的正確培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媽媽總會不失時機地對小英進行讚美和鼓勵。
在讀幼兒園時,小英就表現出對認字的極大興趣,媽媽不僅鼓勵她看書,而且還送給她一個“認字王”的稱號。嚐到了成功甜頭的小英,對認字更加熱衷,到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比其他孩子掌握的漢字要多很多。
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小英感覺很吃力,第一次期末考試僅得了82分,而班上大多數同學都得了90多分,這讓小英對學習英語有點望而卻步。媽媽看出了她的心理,便鼓勵她說:“數學那麼難,你都學會了,英語比數學簡單多了,你一定能行的!”
就是這樣的一句鼓勵,讓小英又重新樹立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第二次期末考試時小英的英語成績也提高到了93分。對於她的進步,媽媽又讚美她說:“女兒,你真棒。媽媽沒有騙你吧,你一定能學得更好!”
第三次期末考試時,小英的成績達到99分,媽媽高興地問:“小英,你學習真努力,怎麼進步這麼快?”小英自豪地說:“英語很簡單!”
案例中的媽媽看到了孩子可塑性很強而缺乏自我控製力的特點,所以當孩子在學習上表現猶豫不決時,就不失時機地用鼓勵和讚美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孩子獲得成就感,進而促進了孩子學習興趣的提高。
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孩子隻是一味地苦讀,嚐不到成功的喜悅,就如同走一條坎坷不平又看不到盡頭的小路。走得久了,難免會懷疑自己走錯了路,更有可能懷疑自己的能力,直至感到厭倦。因此,父母應該關注孩子學習中的點滴進步與成功,並給予適當的表揚或鼓勵,從而激勵孩子取得更大的成績。
愛心指導讚美孩子的技巧
1.賞識孩子、讚揚孩子要掌握好時機。當孩子在學習上通過努力取得了好成績時,應該得到家長的讚美,但是不要重複讚美某一點,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後,就可以適當減少對這一方麵的讚美。
2.家長對孩子的讚美要具體適度、實事求是。應當針對孩子在某一件事上的優良表現進行讚美,而且讚美要符合孩子的實際表現。如果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進行讚美,或者在讚美孩子的時候言過其實、過分誇張等,都會使讚美變得廉價。這樣的讚美不僅不能激勵孩子,而且還可能誤導孩子的價值觀。
3.家長教育孩子的語言要具有期望性、誘導性和鼓勵性。在表揚的同時,能冷靜客觀地對孩子的主客觀條件加以分析,引導孩子如何爭取更大的進步。
4.家長的表揚方式也要富於變化。如果長期采用單一的、不變的、重複的語言表揚孩子,久而久之,這些話語就無法再提起孩子的興趣。
5.要經常獎勵孩子,並且將原因告訴他。比如,表揚孩子不能隻說“寶貝,你今天表現真棒”。而是要清楚地告訴他“寶貝,你今天能主動把玩具收好,媽媽真高興!”這樣經常在獎勵的同時為孩子指明原因,可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意識,使孩子以這些行為為標準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