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適當娛樂讓孩子愛上學習(1 / 1)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家長看來,玩和學習似乎是勢不兩立的。事實上,如果徹底不讓孩子玩耍,一味地強製孩子學習,勢必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應有的興趣;但是任由孩子玩耍,又會讓孩子養成貪玩的壞習慣。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進行適當的調節:假定孩子的個人時間是十分,那麼學習占五分,休息占四分,娛樂也要占一分。

適度的娛樂對孩子是沒有壞處的。當孩子完成功課後,家長讓孩子適當進行休息或娛樂,可以使孩子緊張的學習情緒得到鬆弛穩定。這樣做不僅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而且還會緩解學習的壓力和疲勞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從而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情,並漸漸愛上學習。

小金自從上學以來,媽媽對他的要求一直都非常嚴格。她總是陪兒子做作業,有時候到了晚上11點,兒子揉著眼睛央求媽媽,自己頭暈眼花,大腦一片混亂,不想寫了。這時如果小金有好幾道數學題還沒有做完,媽媽堅決不答應,總是會說:“再堅持一會,媽媽知道你能行。”聽到這樣的話,小金很不耐煩:“你就知道這樣說,我眼睛疼死了……”就這樣在媽媽的監督下,“勤奮”的學習不僅沒有讓小金成績進步,反而下滑了好幾名。

媽媽很是不解,找到班主任老師。老師講到:“孩子課業負擔比較重,學習壓力大,家長應幫助孩子減壓,而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如果能讓孩子適當的娛樂,孩子學習起來才會感到輕鬆。”媽媽恍然大悟,想想小金當初還說長大了要開一家幫人寫作業的公司,自己卻不以為然,總是認為兒子貪玩,現在想想真是慚愧。

暑假到了,媽媽結合老師的意見,幫小金做好了暑期生活計劃。剛放假的3天,小金可以盡情玩耍,放鬆自己。隨後媽媽根據小金的弱項,為他報了奧數班、作文班。這樣,每周有5個半天時間去外麵學習,其餘時間小金要完成暑假作業,預習下一學期的課程。最後剩餘一個星期的時間,小金自由支配。在媽媽的“宏觀”指導下,小金輕鬆地過著自己的暑假生活,從周一到周日7天,學習、做作業、預習、打籃球、彈吉它、看書全都不誤。到了最後個人支配的時間時,小金還跟同學聚了聚,並且逐漸調整自己的作息,按照上學的時間安排,提前進入了上學狀態。整個暑假,有學習,也有娛樂,忙碌而又充實。

上述案例中,媽媽一味地強製小金學習,不但沒能幫助孩子取得進步,反而給孩子增加了沉重的學習負擔,最終導致了孩子學習成績的下降。事實上,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是應當的,可是從心理上講,如果隻關注孩子的學習而不關心其他方麵,勢必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降低學習興趣;從生理上講,學習是一個緊張而勞累的過程,過度學習會引起大腦疲勞,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也有害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可見,父母要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效果,產生學習的興趣,就要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掌握勞逸結合的原則。

愛心指導介紹幾種孩子適當娛樂的方式

1.參加體育鍛煉,如打籃球、打乒乓球、跳繩、跑步等,這樣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還有助於發展孩子的特長。

2.給孩子選擇一些有價值的課外讀物。這樣不但能使孩子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比如,讀故事書能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讀科學書能使孩子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知識,讀漫畫書能給孩子帶來開心和快樂;另一方麵閱讀課外書籍能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學者研究發現,那些從小做家務的孩子,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強,而且這些孩子在成年後,工作效率較高,人際關係處理得也比較融洽。

4.上網已經成為很普遍的娛樂方式,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健康上網,為孩子開辟新的學習渠道。這樣不但能開闊孩子的知識視野,節省許多學習時間,而且有利於孩子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