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優秀不能“複製”(1 / 1)

印度思想大師奧修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很多人有一種攀比心理,尤其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尤其每次考試以後,最愛拿孩子的成績比好壞。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也就罷了,越比孩子越有信心,學習成績也會進步,可是很多家長偏偏是拿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比:“你看人家,學習成績多好,你怎麼搞的?學習成績這麼差?”“你看人家一放學回家就開始寫作業,你看你,書包一扔,就知道看電視!”結果家長越比越沒有信心,孩子越比心裏越自卑。

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初衷是好的,他們都希望通過比較使孩子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是很多家長也需要檢討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問題也許並非都出在孩子身上。家長那些諷刺挖苦的語言,是不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將法是不是真的有用?家長總是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卻很少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蘇豪和王玉是鄰居,兩個孩子經常一起玩,並且都是同一個幼兒園的學生。一到周末王玉總喜歡到蘇豪家來玩。

一天,蘇豪的媽媽問到了王玉的成績,王玉很自豪的說:“在班裏,老師總是誇獎我,說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還說我算數快呢!”“你真是個好孩子,學習總是那麼好。我怎麼沒有聽蘇豪說呢?蘇豪,你過來。”其實蘇豪已經聽到了媽媽和王玉的對話,正在想是不是出去呢。

聽到媽媽喊他,便不情願地走了過去。“蘇豪,我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過老師誇獎你愛學習呢?”“我……”蘇豪不敢說自己的學習情況。看著兒子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媽有些生氣了:“是不是你在班裏不好好學習啊?”蘇豪低下頭說:“不知怎麼,老師講課的時候我一句也聽不進去!”聽了這話,媽媽忍不住大聲訓斥起來。

王玉不但愛學習,而且二胡拉得也非常好,受到同學和老師的一致好評。而蘇豪覺得自己就像個醜小鴨,媽媽不但沒能給蘇豪以鼓勵,反而讓他更加自卑,因為媽媽總是拿王玉的成績和自己比,誇獎王玉,數落自己,這讓蘇豪一點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了,情緒總是很低落。

在這樣的境遇下,蘇豪越來越不愛學習了。

上述案例說明一個道理:優秀不能複製。其實,就像每一滴水都能照見太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個性,有的孩子不愛學習,但是音、體、美等藝術方麵卻令人羨慕。有的孩子成績一般,但為人誠實,人緣非常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

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別人孩子的複製品,家長教育孩子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及做法,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和短處。家長試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每個人的個性都一樣、每個人都一樣聰明,那還有什麼差異之分?

愛心指導比較也是未嚐不可的方法

1.當家長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時,先表揚孩子的優點,然後再講孩子的缺點,雖然重點是為了批評孩子,但是表揚孩子的時間要長一些,語氣要真誠,在批評孩子的不足時,一定要顧及孩子的麵子,避免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

2.拿孩子的今天與昨天比較。當家長不能總是拿孩子與其他人作比較,有時應該注意改變方法,最好拿孩子的今天與昨天進行比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心生成就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不但能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渠道,而且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