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理籌措資金 服務企業發展(2 / 2)

3.風險與成本相適應的原則

籌資風險與籌資收益是企業選擇籌資方式的最關鍵因素。在考慮籌資風險時要考慮籌資收益,隻有預計收益大於籌資總成本時,籌資方案才有實施的必要性。確立和選擇籌資方案,要考慮到資金成本率的大小,考慮到籌資的方便程度。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風險,籌資風險主要指假定企業違約可能導致的潛在風險。一般情況是,籌資成本低的方案,其籌資風險較大,籌資風險小的方案,則籌資成本較高。如何考量風險與成本,要從企業的風險觀、承擔風險的能力和預期的投資效果出發。

4.資產結構與籌資結構相匹配的原則

從負債期限結構來看,對於那些擁有壽命較長的固定資產的企業,當企業對外提供的產品或勞務比較穩定時,就可提高長期債務的比重;但是在其他企業(如零售企業)裏,如果他們的資產構成主要是流動資產,則不宜籌措長期資金,即應提高短期債務的比重。

當企業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例較大,進入運營的部分較小,而運營中的這部分固定資產吸收的流動資金又較大時,則應以企業稅後留存收益為主要籌資渠道。反之,可以以外部籌資渠道為主。

三、企業籌資策略

(一)不同資本結構下的籌資策略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債權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係。企業可以根據本身的資本結構來選擇籌資方式。對於資產流動性較強的企業,可以隨時應對到期債務,能負擔較高的債務比例,能利用更多流動負債獲取銀行更多信貸資金;對於固定資產所占比例大而流動資金缺乏的企業可以采取租賃的方式來獲取所需設備,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籌資。

(二)不同資金成本下的籌資策略

當前比較常見的籌資方式其資金成本高低大致為“銀行借款大於商業信用;股票籌資大於債權籌資”。就長期籌資而言,債權人麵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補償風險大,也就要求更高的利息。所以企業選用這種方式籌資付出成本更高。若采取融資租賃其成本隻是定期的租金支出,而企業卻可以將資產當作自有提取折舊,折舊和租金都可以稅前扣除,其負擔的籌資成本大大降低。企業可以在研究各類籌資方式的實際成本後再選擇。

(三)不同籌資風險下的籌資策略

企業需要根據自己所能承擔的風險度來選擇適合的籌資方式。股票籌資沒有定期支付利息的風險,就不存在償付風險,其承擔的財務風險較小。吸收投資聯合經營遵循的是共擔風險原則,財務風險也比較小。而負債類的籌資如銀行長期借款以及發行債券等都需要定期還本付息,給企業的壓力以及風險都相對較大,極易使企業產生債務風險甚至破產。

(四)不同企業規模的籌資策略

很多大企業進行融資的目的都是革新技術、開發產品以及擴大生產規模,在選擇籌資方式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籌集資金的數量以及是否需要償還或償還方式及償還期限,此時長期借款籌資、債券籌資以及股票籌資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一些中小企業籌資的目的就是用於投放短線產品或短期的資金周轉,可以重點考慮一些速度快彈性高的籌資方式,例如短期借款和商業信用籌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