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你隻關心成績,孩子不可能和你全麵溝通(2)(1 / 3)

一味要求男孩認真聽講,這對他不公平。他喜歡就某一個問題信馬由韁。

一味要求男孩認真讀書,這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從認知方式看,女性閱讀能力強,注意力集中,穩定,靠書本、課堂聽講獲取知識能力強。而男生則相對較弱。

女性情感細膩,善於形象思維,言語表達流暢,表演藝術方麵成才比例高。男性的靈活、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強。

第三,男孩的意義識記能力較強,能從全局考慮問題。

別要求男孩進行機械記憶,那是女孩的強項。

從發掘問題能力看,女性觀察力極強,能發現男性經常注意不到的細微末節,能發掘一些問題的閃光點。而男生則更容易把控全局。

其實,每個男孩都有無限的潛力,父母完全沒有必要為孩子的成績焦慮。要端正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向,允許孩子有個落後期,給孩子發展個性的空間,孩子就會茁壯成長。

新教育方案:

男孩有一個暫時落後期,在他的落後期內,他並沒有忘記學習這件事,隻不過他的學習方向和父母要求的有所不同。與其逼著他提高成績,不如讓他在這個階段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為未來打下更好的基礎。

別隻要求兒子“刻苦努力”

“刻苦”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它不會憑空產生,它是在理性和興趣的土壤上生長的。

如果自己的兒子到了中學,甚至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還不願意用功學習,那麼即使不是特別重視成績的父母也會著急起來,加強對孩子的學習管理。對孩子進行管理是正確的,可是不能一味用“刻苦努力”來要求孩子。

不要求孩子努力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努力並不是機械的行為,沒有類似於鬧鍾一樣的弦,上滿了弦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規範進行工作。要想讓孩子努力,首先就要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認可學習這件事,對學習產生興趣。

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學習品格,發展孩子的理性思考方式,讓孩子學會自我監督。

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小學階段,父母要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初中階段,父母要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高中階段再要求孩子努力,這樣的要求才會有效。

可是目前家長所做的事情就是從小就在孩子耳邊嘮叨:“好好學習啊,長大了才有出息。”“努力學習成績才好,才不會被老師批評。”“努力學習,你將來才不會後悔。”不管怎麼說吧,父母們就是沒完美了地在強調學,而沒有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動機。

這樣做的結果,我們大多數父母都體驗到了,那就是孩子變得非常煩躁,一提學習就頭疼,當他慢慢長大,學習的品格依然沒有形成,而父母的嘮叨還在繼續,他會把對自己的否定轉化成憤怒,一股腦地朝父母發泄,造成兩代人溝通的障礙。

很多時候,父母和成長起來的孩子出現溝通障礙,並不是一時之間形成的,而是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積鬱下來的。父母總是就具體的溝通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案,卻從來沒有想過從出發點那裏尋找症結。

就學習刻苦這一點來說,沒有從興趣、方法的培養,就難以到達努力勤奮的高度。孩子當然不知道這中間的規律,他是一個完全的接受者,他一邊承受著父母對自己的折磨,一邊按照父母對自己的折磨方式繼續對自己折磨,對自己造成雙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