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當前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人事檔案製度自20世紀50年代產生以來,作為一項常規性的公共管理手段對推動我國的各項工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縱深推進,傳統人事檔案製度已無法跟隨時代的潮流。而“死檔棄檔”、“虛假檔案”、“人質檔案”、“人檔脫節”、“檔案克隆”等不良現象逐日劇增,其“二元化人事體製結構”所形成的“人才壁壘”、“單位封閉”、“製度交易”、“身份阻隔”等負功能已愈演愈烈,在相當一部分人才的心目中人事檔案已經淪為“雞肋”——食之無味卻棄之可惜,可見目前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之尷尬。由此可見,傳統的幹部人事檔案管理手段必將走向盡頭,取而代之的則是新的、科學的、跟隨時代潮流的管理手段。
根據全國人事人才工作會議之精神,要想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就必須及時消除人才流動中的城鄉、區域、部門、行業、身份、所有製等規定的束縛,大力發展幹部人事檔案管理代理業務,改革戶籍、人事檔案管理製度,放寬戶籍準入政策,推廣以引進人才為主導的工作居住證製度,探索建立社會化的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係統。我認為,幹部人事檔案及其製度的公共政策創新必將沿著契約化、社會化、電子化和法製化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契約化、社會化、電子化、法製化是新形勢下幹部人事檔案製度創新的必然路徑。
5 關於創新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保持人事檔案工作的高質量,就必須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傳統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時期有它的科學性,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幹部工作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要求的變化,就會顯現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人事檔案的管理必須緊跟幹部工作的需求,實現管理的規範化和信息化:
5.1 實現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和鑒別的規範化。對已經收集好的資料要進行嚴格的分類,還要進行逐次的篩選和核對,做到細致的分類、排序和編目,直到裝訂成卷。整理檔案時要做到仔細對照,認真研究,並根據人事檔案的內容和特征進行必要的分類。還要對一些檔案材料不夠規範和出現破損,清晰度不夠以及次序不夠的檔案資料進行技術的加工和修剪。還要做到裝訂的四邊整齊,保證文字不被遮住,材料的內容不會被損壞,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實現檔案的完整、真實、條理分明、精簡、實用性強。
5.2 改進檔案的檢索與查閱方法,實行計算機管理,提高檔案管理的信息化。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如何適應經濟時代發展的需求、實現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全方位的創新仍是重要課題。當前,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基礎薄弱,尚處在建設時期,因此,更需要製定信息發展戰略,分階段、有計劃地加以實施,進而奠定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基礎。首先遵循“科學、實用、適用”的原則,要確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長期工作目標和近期工作任務,以“收集、管理、利用”三大環節為主線,以信息集聚、整合、發布為原則,構築幹部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消除各自為政、係統缺乏通用性、科學性的現狀,促進檔案管理社會化,發揮人文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人事檔案管理隊伍。
5.3 分類管理。國家公務員的檔案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管理權限建立並管理;其餘人員的檔案,則打破身份、學曆、職稱、行業、地域等各種限製,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機構建立並統一管理。
5.4 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實行許可證並年檢製度。製定硬件、軟件標準,並加強執法檢查;同時,檔案管理人員也要進行培訓並實行資格證製度,並定期考試更新知識。統一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
總之,完善幹部人事檔案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宏觀上的調控指導,也需要微觀上的具體實踐,但無論怎樣,都必須以幹部人事檔案的改革創新為核心。通過一係列改革創新,深化認識,開拓創新,不斷提高人事檔案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作者單位:河南化工技師學院 來稿日期: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