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孕不育與疾病治療(2)(1 / 3)

慢性營養不良和偏食可導致中醫所謂的“腎虛”,長期營養缺乏可導致精子數量和質量的下降,體力疲乏,容易發生陽痿、性欲冷淡,當然談不上生育了,多吃含有豐富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如瘦肉、雞蛋、魚類、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另外,在我國農村,有些棉產區通常食用棉子油,這些地區出生率很低,後來發現棉子油中含有棉酚油,能抑製睾丸產生精子,長期食用將導致睾丸生精能力完全喪失,而且很難治愈。

久騎摩托車、自行車

這些交通工具可使睾丸局部受震蕩,有損生精能力。車座壓迫睾丸、後尿道、前列腺,若精囊受擠壓則易充血而影響前列腺液及精囊液之分泌,影響精液成分而誘發男性不育。

長期手淫

經久或過頻的手淫,會引發前列腺慢性充血,導致“無菌性前列腺炎”,使前列腺液分泌異常,影響精液的成分、數量、黏稠度、酸堿度而誘發不育。手淫不注意清潔會引起細菌感染,損壞生殖器官和生殖道。過頻的手淫,引起頻繁排精,導致精子數量和精液量的減少,造成不育。手淫過度造成的心理壓力,比如害羞、自責、焦慮及怕被別人知道,特別是其間被人撞見受到驚嚇,不好意思等,嚴重的精神因素會影響性功能,對性生活造成消極影響,以致引起不育。

嗜煙酗酒

每日吸煙30支的男人,其精子存活率僅為40%,睾丸中的生精細胞易受到煙草中有害成分的影響,使精子的數量及質量均不佳,易導致不育或生畸形兒。若長期大量酗酒,引發酒精中毒,招致精子發育不良或精子喪失活動力,亦可導致不育。

空氣汙染

丹麥學者在20世紀末調查21個國家男子精液內的精子數,發現平均比19世紀40年代減少1/2。比利時、英國與日本的學者研究也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出生的男人,其精子數量大幅度減少。還有洗滌劑、殺蟲滅蚊劑、林木保護劑等12種危險的化合物,在胚胎形成期即對未來男人的生殖能力帶來“先天性危害”,所以,提倡孕婦勿使用噴霧性滅蚊殺蟲劑、洗衣粉等。美國的研究認為,長期接觸鎘、鎳、錳、鋅、鉛等顆粒或粉塵,可使男人精液內的微量金屬達到中毒水平,導致能結合甘露糖的精子受體發生改變,從而阻止精子與卵子結合。

男性生育能力的保護

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

科學研究表明,環境中存在超過衛生標準含量的鎘、鉛、銅等金屬元素,以及農藥、烷化物、油漆等,均可對男性的生殖功能造成損害。

值得一提的是,鋅是人體的必需元素,鋅缺乏會降低生育功能,但過量的鋅可抑製精子的糖酵解,從而影響精子的活力。

避免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臨床研究表明,精子的生成需要相對“涼快”的環境。隱睾症患者之所以伴有精子生成障礙,問題出在睾丸處於暖和的腹腔內。另外,經常洗蒸汽浴、穿緊身褲、長時間靜坐及長期高溫作業均可影響精子的生成。

盡量少接受電磁輻射

X射線和Y射線是最早被確認能使睾丸生精功能受損的射線,少量照射可使精子數量降低。精子的前身是精原細胞,它對這兩種射線很敏感,所以,這兩種射線對精子生成危害極大。

近年來發現,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超聲波、激光均能影響男性的生育功能。

注意某些食物和藥物

食用粗製的棉子油可抑製精子的產生,雷公藤等藥物會影響生精細胞產生精子而導致無精子症。

避免不良的氣候環境

人在氣候寒冷、高原缺氧或有毒的環境中,由於機體不適應,內分泌係統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這就使男性的精子生長發育受到不良影響,使精液內的精子數量減少、質量下降。

女性不孕

婚後夫妻同居3年以上,沒有采用避孕措施,女方不懷孕原因不在男方,而在於女方,稱為女性不育。關於判定婚後同居的年限,有以2年為準,目前意見還不統一。有人做過統計分析:不避孕的夫婦,婚後同居半年懷孕率為60%,9個月為80%,1年為85%~90%,在第2年懷孕的僅占4%,女性同居2年以上不懷孕的僅占10%左右。女性不孕也可分為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2類,前者為婚後從未懷孕,後者為曾經懷孕而以後又不孕。

影響女性不孕的原因

一般因素

①年齡因素。25歲左右是婦女生育力最強的時期,35~45歲時生育能力就慢慢下降,45歲以後懷孕的人就很少了。如果一個不孕患者,年齡在25歲左右,醫生就應該考慮她多為其他原因。相反,不孕症患者年齡在35歲以上,那麼就應該考慮年齡因素了。

②營養因素。營養過盛所致的肥胖者,營養不良所致的衰弱者,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缺乏者,都能引起卵巢功能的改變而致不孕或受孕率低下。

③精神緊張。過度焦慮等都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係統而使卵巢功能改變,發生排卵無定期,卵子質量不高或不排卵而致不孕。

排卵障礙

①神經因素。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引起月經紊亂或出現閉經,或黃體功能失調等。常見的垂體腫瘤可致卵巢功能失調而導致不孕。

②內分泌因素。甲狀腺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低下,嚴重的糖尿病都能引起卵巢功能低下而影響排卵,從而導致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