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不孕不育與疾病治療(7)(1 / 3)

由於懷孕加重了腎髒的負擔,因此會加重腎髒的病變。同時,由於腎髒病變,造成腎髒的功能有所下降,對於母親體內胎兒的發育有影響,嚴重者可以出現胎兒發育遲緩,也可能出現流產、死胎、死產。

在患腎髒疾病時,無論在什麼時候,均應積極治療,針對不同的腎髒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慢性腎髒疾病的患者,如果在孕前血液中的肌酐>265.2微摩爾/升或尿素氮>10.71微摩爾/升(肌酐和尿素氮都是衡量腎髒功能的指標),那麼此時的腎髒疾病已經發展到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第二期,即氮質血症期,如果懷孕,胎兒大多流產或胎兒死亡,加重腎髒負擔,使慢性腎功能不全加重,對孕婦有很大的危險。因此,應禁止懷孕,即使懷孕也要及時終止妊娠。

如果肌酐<132.6微摩爾/升,也就是說,腎髒病變還沒發展到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則可以懷孕。在孕期應監測血肌酐、血尿素氮,如果孕期中不升高,則可以繼續妊娠。但應防治可能出現的妊高征,並密切觀察腎功能的改變,一且發現腎功能不斷變化,則立即終止妊娠。

貧血

人體血液中含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漿等。紅細胞的功能主要是運輸氧,白細胞與人體的免疫反應有關,血小板與止血功能有關。而血漿的成分非常複雜,含有各種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成分如白蛋白、球蛋白,各種凝血和抗凝血因子、抗體、酶、激素、電解質和各種代謝產物等等。如果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低於100克/升(血紅蛋白是構成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其功能為運輸氧),紅細胞計數低於3×1012/升時,即為貧血。

引起貧血的原因有很多,貧血時的表現主要為軟弱無力,皮膚、粘膜、指甲、口唇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後感覺氣促、心悸、頭暈、頭痛、耳嗚、眼花等等。這些症狀主要是由於貧血造成血液輸送的氧氣不能滿足機體對氧的需求而造成的。由於女性的生理結構不同於男性,較易出現貧血,其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較高。而妊娠中的女性,對葉酸的生理需求相對較高,較易出現巨幼紅細胞貧血。

紅細胞生成減少

1.造血物質缺乏、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2.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 慢性係統性疾病,如: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腫瘤等伴發的貧血。

3.骨髓浸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病,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

紅細胞破壞過多(溶血性貧血)

1.紅細胞內在缺陷

2.遺傳性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紅細胞酶缺乏的貧血病、海洋性貧血、異常血紅蛋白伴發的貧血。

3.獲得性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紅細胞外來因素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機械性溶血性貧血

物理、化學、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失血

急性失血後貧血、慢性失血後貧血

女性在懷孕期,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漿增加比紅細胞增加相對較多,血液被稀釋,孕婦出現生理性貧血。生理性貧血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是沒有危害的。

貧血除了會影響母親的健康外,還會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嚴重者全出現流產、早產、死胎等而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因為葉酸在胎兒神經係統發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由於母親葉酸缺乏,可能會造成胎兒的神經係統發育畸形,如脊柱裂、無腦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