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過去的好時光06(1 / 2)

吃飯的時候,借著酒勁,黃鬆田又跟大家講起老方家和老黃家的家史。有些事連方洪流都不是很清楚。方洪流隻在小時候,聽爺爺零星地講過一些。方洪流父親是個少語寡言的人,很少跟孩子說家裏的事,他死得也早。

方洪流還記得,爺爺在世的時候說過,老方家祖上是北方人,隨清貴族南下落戶桐州府,是不小的武官。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又淪落為做飯的大廚,還做出了名,在桐州城裏開了大飯莊,光宅第就有好幾處,人稱“桐州方家”。

後來長毛占領桐州府,掠走不少財物,但那時候的老方家,還是十分富裕。不幸的是,湘軍跟長毛打仗,攻打桐州城的時候,桐州城裏的房子幾乎炸光了,城牆上到處是炮彈炸的窟窿,連曆代都有重兵把守的桐州軍政要地大帥府也未能幸免,桐州城居民死傷過半,桐州老方家人丁財物損失慘重。現在的桐州大帥府是後來清政府重修的,但桐州城的古城牆再也沒能恢複原貌。

清政府恢複統治後,老方家搬到桐州城外,在向莊做了棟宅第,“桐州方家”變成“向莊方家”,但還是很富裕,隻是人丁稀少,且一直不旺。到軍閥時期,老方家才逐漸恢複到原來的水平,一家大小,共二十多口人。

老方家經曆的第二次劫難是在北伐時期。為防止軍閥王延堅往北邊山裏跑,從南邊過來的北伐軍,運動到向莊北邊,阻擊王延堅,於夜間發生激戰。向莊在北伐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如雨般的炮火中化為灰燼。所以方洪流祖父方延根痛恨國民黨,毫無人性,不如軍閥。激戰一夜,王延堅一炮未發。且正是因為王延堅提前北遁,才使桐州城免於戰火,否則桐州城將再次毀滅殆盡。

向莊是個相對富裕的工匠大村,依靠桐州城發展壯大,不少桐州城裏的富庶人家也在向莊有宅第,當時總人口有一千多人。據戰後估算,這一千多人中,隻有不到四百人幸免於難。老方家二十多口,隻有六個人活下來,其中四個人又死於隨後暴發的瘟疫,最後隻剩方洪流祖父方延根和尚且年幼的父親方長壽。

現在的向莊是生產大隊,包括原向莊地段的兩個生產小隊共七個生產小隊,居民是後來遷徙過來的。黃鬆田所在的生產隊叫紅星生產隊。

黃鬆田父親黃耀祖和方洪流祖父方延根的友誼正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瘟疫發生後,黃耀祖帶老婆孩子和方延根父子逃到雲霧嶺大山裏,後來又從山裏朋友那裏淘到瘟疫藥方,救了一行五個人,並把他的生存本領教給方延根。方延根、方長壽、方洪流都會抓野物,根子就在黃鬆田父親黃耀祖那兒。

瘟疫消除後,黃耀祖和方延根帶家人回到向莊。好在老方家有埋藏的錢財。在方延根的幫助下,黃耀祖做了三間房子。方延根盼望著,有一天,向莊老方家還跟原來一樣,一大家子,四世同堂,其樂融融。所以,方延根又在大宅子的廢墟上做了幢四柱落地的小宅子。但這個宅子就沒原來的宅子風光了。房子少了,隻有兩進六間正房加個院子;質量差了,除瓦和土坯是新的,其餘的都是從廢墟裏刨出來的材料;陳設也不行,做完房子,方延根就沒錢了,家裏空空如也。即使這樣,對於當時的向莊人來說,這還是他們做夢都夢不到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