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等(2 / 3)

《消防工作考核辦法》公布實施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消防工作考核辦法》。《考核辦法》共12條,分別明確了考核原則、對象、方式、等級和結果運用、責任追究等具體要求,根據《考核辦法》規定,考核工作由公安部牽頭,會同中央綜治辦、發改委、監察部、民政部、財政部、住建部、文化部、安全監管總局組成考核組,每年4月底前對各省級政府上一年度消防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實地考核。考核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每發生一起重大亡人火災責任事故扣20分,不得評為“優秀”等級;發生特別重大亡人火災責任事故直接認定為“不合格”。據了解,這是首次提出每年考核省級政府消防工作。經國務院審定後的考核結果,交中央幹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八部門部署開展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行動

工商總局、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工信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局4月22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行動。這次專項整治的重點是:有關媒體和網站發布的醫藥廣告、信息,開辦的各類專題類健康資訊節目、欄目。八部門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廣告發布環節和源頭的整治力度,斬斷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利益鏈條,采取聯合告誡、聯合公告、聯合檢查、掛牌督辦等形式,綜合運用經濟處罰、行政處理、刑事追責等手段,嚴懲違法主體。另據了解,作為專項整治行動的牽頭單位,各級工商部門主要負責整治以新聞形式和健康資訊節目(欄目)變相發布醫藥廣告的行為,對監測發現的虛假違法醫藥廣告責令停止發布,對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財政部啟動“營改增”試點專項調查

財政部日前組織北京、天津、廣東等12個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開展“營改增”試點政策執行情況專項調查。據悉,此次專項調查對象是試點地區財政、國稅、地稅、人民銀行國庫部門,以及試點企業。調查重點是試點政策運行情況,試點對地方經濟、財政、企業產生的影響,試點的政策效應等。據介紹,調查將采取動態跟蹤的方式進行,自2013年4月初開始,12月底結束。對試點方案確定的“1+6”行業,每個行業均要選取不少於10戶典型企業確定為跟蹤企業。從調查內容看,一是全省(市)試點工作開展情況。二是動態跟蹤企業相關情況。三是財稅政策執行情況。財政部要求相關專員辦加強與地方財政、國稅、地稅、人民銀行國庫及跟蹤企業的溝通協調,結合當前經濟財政形勢和本地實際,深入實地調查了解“營改增”試點政策執行情況,動態跟蹤政策執行效果。突出反映試點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和重要情況,深入分析問題成因,為下一步試點政策的全麵推開和補充完善提供對策建議。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所形成科技資源正式向社會開放服務

近日,“國家科技計劃資源開放共享服務係統”在試運行基礎上正式開通,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各類科技資源信息通過國家科技平台門戶(“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向社會公布並提供共享服務。本次開放的主要是通過人口健康領域和農業領域科技計劃資源彙交工作所收集的各類科技資源,包括研究實驗報告、科學數據集(庫)、論文、論著、專利、標準、新品種、成果等資源信息。本次“國家科技計劃資源開放共享服務係統”的開通,標誌著我國科技計劃項目所形成的各類科技資源與成果不再束之高閣,分散在各個項目(課題),而是持續地整合和共享,形成合力,為新一輪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

我國首次大規模集中清理司法解釋

為維護法製統一,保證法律正確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經過近兩年時間,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首次全麵集中清理。資料顯示,兩高迄今發布的現行有效規範性文件共4200多件。這次集中清理,共有755件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被廢止,約占這些規範性文件的18%。兩高已先後分三批單獨或者聯合發布了廢止決定。經過這次集中清理,基本解決了現行司法解釋和具有司法解釋性質的其他規範性文件中存在的與法律規定不一致、相互之間不協調以及形式不規範的問題。清理工作成效顯著。據悉,兩高還聯合發布了通知,重申地方“兩院”一律不得製定在本轄區普遍適用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製定的其他規範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要求地方“兩院”對已製定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進行自行清理。

《機動車強製報廢標準規定》 5月1日實施

從今年5月1日起,《機動車強製報廢標準規定》正式實施。已注冊機動車“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後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的”被強製報廢。而對於購買超過15年的老舊車,連續三個檢測周期(即1年半)未獲得合格標誌,同樣強製報廢。此外,車主駕駛逾期未年檢車輛上路行駛,統一受到罰款200元,駕駛證扣3分的處罰。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部署打擊網絡謠言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近日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關閉了一批造謠傳謠的微博客賬號,公安機關對相關人員處以了治安拘留等處罰。有關負責人強調,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是違法行為,我國有多部法律對懲治網絡謠言作出規定。我國刑法對以造謠等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捏造並散布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虛偽事實、編造恐怖信息等行為作出有罪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正根據網民的舉報和日常工作中掌握的線索,會同各地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對一些經常傳播不實信息的網站和微博客賬號、微信賬號進行深入核查,將會同公安機關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有關負責人還強調,遏製和打擊網絡謠言,需要各方麵的共同努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將進一步查處不落實法定責任,致使謠言傳播,造成惡劣影響的違法違規網站。歡迎社會公眾及時舉報謠言,對舉報有功者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