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文章
作者:林景新 趙玉竹
2011年2月10日,新浪某微博披露中石化專門組織員工在網上發帖宣傳石油漲價合理的內幕。短短兩日,其《壟斷企業也有五毛黨》一文被轉載近400次、過百評論及“人肉”深度挖掘,事件涉及的通知原件、聊天記錄紛紛曝光,網民齊齊向中石化傲慢高翹的“犀牛屁股”(Sinopec)抽鞭。
在傳統媒體時代,中石化、中移動等央企對於輿論危機的防範往往甚為輕視——在媒體保護政策之下,這些“巨無霸”被傳統大眾媒體點名批評的幾率並不大,他們大可高枕無慮。但隨著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全麵到來,中石化們才發現,一個危機重重的時代已經到來—任何一個網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信息渠道向巨無霸企業發起挑戰。
在透明化的網絡時代,公眾通過網絡表達觀點、抒發情緒,充當著大眾麥克風的自媒體角色,各類社會化媒體成為政府獲取民意的信息要道。中石化希望運用網絡媒體,為油價攀升營造良好輿論的初衷本無可厚非,然而,其決策層卻忽視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亙古箴言,企業欲借網絡虛假民意之渾水托起中石化品牌營銷的諾亞方舟,卻最終慘敗在網絡“鬥牛士”的鏗鏘利劍之下。
社會化媒體時代已到
中國網民已超4億,互聯網普及率高達28.9%,中國移動、聯通及電信三大運營商更聯袂打造無線中國。基於UGC與CGM應用,力求搭建多方對話平台,給予用戶極大參與空間,以還全民“大眾麥克風”的新型在線媒體,即社會化媒體便應運而生,以“橫掃千軍如席卷”之勢兵臨城下。各大企業正勇創雙線無縫、瞬時即達、分眾精準的社會化媒體戰略新標向。
2008年,借北京奧運之東風,揚即時通訊工具QQ之帆,“在線火炬傳遞”點燃可口可樂奧運年的IM品牌2.0營銷;2009年,“粉領佳人”繽紛上演蘭蔻情結,用開心網連結蘭蔻品牌與SNS分享營銷;2010年,“讓子彈飛”在各大即時發布平台,打造三人成虎的微博營銷;2011年情人節,希臘巧克力品牌Lacta更成功借道Facebook,醞釀一場虛擬甜蜜,社交營銷為情侶量“名”定製獨一無二的甜蜜巧克力的創意營銷……品牌大佬們正齊齊借力社會化媒體。
社會化媒體主導網絡時代已呼嘯而至。
然而,作為品牌雙刃劍的社會化媒體,一方麵為各路豪傑打通企業推廣的綠色快車道,卻也能成為信譽潰壩的洪流狂瀾,引發品牌網絡營銷的災難性危機。
從深陷“潑墨門”與“詐捐門”的“國際章”,到“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也能偽造”的杯具唐駿,網絡引發的個人信譽危機屢見不鮮。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尤以國有大型企業不軌行為被社會化媒體大舉揭發,負麵消息經由各類即時通訊平台不脛而走,品牌運營頻頻觸碰公眾輿論的紅色警戒,網絡公關危機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