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還是參與者
觀察
作者:張兵武
張兵武,《化妝品觀察》主筆,心傳學院院長,她世紀培訓沙龍發起人,知名品牌營銷專家、商業評論專欄作家,亞洲公益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湖南理工學院新聞與傳播係客座教授,現致力於心學研究傳播、推動知行合一的行動學習培訓在國內的發展,已出版《公益之癢——商業社會中如何做公益》、《營銷中國美》等具廣泛影響的專著,著述逾百餘萬字。微信:zhangpku
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乘火車從美國西海岸往中部東部募捐途中。行前收到黃興從香港拍發的一封電報。因為密碼本已經放在行李中,無法取出譯電,所以直到丹佛下車取出行李後,才知道電報內容。
黃興告之,武昌革命黨人呂誌伊向香港報告:新軍必動,請速彙款應急,並前往主持。
疲憊的孫中山把電報輕輕撂到一旁。他一生不知領導了多少次革命黨人的武裝暴動和起義,但無一成功。一遍又一遍做的,是失敗後設法掩埋烈士的遺體,安撫烈士遺孤,然後滿腔悲憤地寫下一篇又一篇祭文。眼下他正四處籌款,無任何感官使他意識到數十年來犧牲奮鬥所追求的目標已近在眼前。
既無款可彙,更無法前往主持,這是他看完電報後第一個念頭。本想立即回電黃興,要武昌新軍暫時勿動,因夜已深,旅途又十分勞累,便決定次日晨再回電。
第二天卻一覺睡到11點。起床去餐廳用膳,在走廊上購報一份準備入餐室閱看。隨走隨手展開,立見一則令他渾身血液停止流動的醒目黑體大字專電:
“革命黨人占領武昌”。
辛亥革命爆發,延續兩千餘年的中國封建王朝從此坍塌。
這是金一南將軍《苦難輝煌》一書“領袖·思想·意誌”一節講述的“故事”,鮮為人知!
變化及新的趨勢的發生,往往出人意料。身處其中並極力推動變化者,都難以相信這種變化到來之迅疾。武昌暴動,孫中山差點去電阻止,真是讓人難以想象!還好,孫中山畢竟是參與這場革命最重要的一份子。
這就是曆史的吊詭,然而現實中的芸芸眾生都可能看走眼。
互聯網正將我們卷入這樣的潮流,但甚少有人真正意識到變化之巨;尤其是那些過往的成功者,眼睜睜看著外來人成了弄潮人。
開創最有影響力的美妝零售平台的,不是美妝產業有著豐厚過往經驗的人,而是電視節目主持人、電玩達人;是的,我說的是樂蜂、聚美優品的創始人李靜、陳歐。
亂拳打死老師傅,無規則的出牌者之所以能夠勝出,往往因應了另一種我們所未充分認知到的趨勢。
在傳統的產業巨頭還在循著慣性之道悠然前行的時候,蘋果、特斯拉破門而入,開啟產業大變局。諾基亞、愛立信的終結者蘋果是曾經的門外漢,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上市的第一家汽車公司特斯拉幾年前尚籍籍無名。
世事難以逆料,形勢比人強。在任何新趨勢麵前,“深思斷行”總比“高談闊論”有意義。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說:“沒有人懷疑清潔的電力是未來,但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曆史進程的時刻表,即這種轉變發生的時間與速度”。很多人因過多關注“不確定性”而錯失潮流,而與趨勢同行者則致力於將“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騰訊放手讓微信與自己賴以立足成名的QQ進行PK,實行自我革命;當很多線下賣場還在視電商為敵時,傳統零售巨頭沃爾瑪通過控股1號店這樣的電商平台布局在線零售。
埃隆·馬斯克還說過一句:“要麼看著它發生,要麼成為其中一份子。”確實,無論你發表了多少高論,無論你認為自己多有遠見,旁觀抑或參與你隻能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