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剪貼
“安倍經濟學”受挫
8月13日,日本內閣府公布了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初值。數據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日本第二季度的實際GDP較第一季度下降1.7%,減幅之大僅次於2011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因受“3·11”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時的減幅。
今年4月1日,作為“安倍經濟學”的重要舉措之一,安倍政權將消費稅由5%上調至8%,此舉被公認為是此次GDP驟降的主要原因。增稅會導致GDP在短期內出現下降情況,這原本是一條較為普遍的經濟規律。但如果對比日本上一次增稅後的經濟狀況,可以發現安倍政權此次上調消費稅對於GDP的負麵影響明顯超過上一次增稅。
縱觀2014年度上半年日本的經濟表現,可以說是呈現出一種“冰火兩重天”的怪異景象。第一季度,即在消費稅上調前,民眾的突擊消費行為帶動當季GDP出現了年率6.1%的高增長。而在第二季度,在上調消費稅所導致個人消費低迷以及出口和設備投資表現不佳的多重負麵影響下,日本的GDP過山車式地直接從波峰跌至穀底。
越南與韓國推進自貿協定談判
8月10-13日,越共中央經濟委員會主席王廷惠訪問韓國,其間拜會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尹相直。雙方表示將加快越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以確保該FTA於今年年內簽署。
韓國在越南建立的首個產業孵化園將於2015年6月在芹苴市投入運營。王廷惠建議韓方支持在越南北部建立第二家產業孵化園。王廷惠鼓勵韓國紡織服裝企業擴大對越投資。越韓雙方同意,將在發展配套工業、拓寬在越人力資源培訓項目、促進地區和國際產業鏈發展聯係、支持中小企業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德國火車頭不再強勁 歐元區經濟複蘇希望渺茫
德國經濟由強轉弱的態勢已經引發了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廣泛擔憂。2014年8月,歐洲經濟研究中心調查的德國經濟景氣指數為8.6,大幅低於7月的27.1。2014年4~7月的四個月裏,德國工業信心指數也有三個月為負值,結束了此前連續6個月為正的強勢。
德國是歐元區經濟複蘇的精神支柱。堅強有力的德國是歐元區麵對地緣政治動蕩、通縮壓力和各種解體威脅的底氣所在,自顧不暇的德國則難以支撐起區域可持續性複蘇的希望。
隨著德國經濟由強轉弱,歐元區經濟複蘇驟然失去了精神支柱。無論是德國經濟的未來,還是歐元區經濟的未來,也都將由此蒙上陰影。
巴西總統候選人墜機身亡 引金融市場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