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的兩大軍團本來有二十多萬人馬,在經曆了多場惡戰尤其是奪下燕趙關之後隻剩下了十八萬人,其中五萬人交給了李逍遙留守燕趙關,此時共有十三萬人馬集結在黑龍城前。
由於擔心石子陵突然從背後突襲,李元在分出了三萬精兵交給李準到後營埋伏後,將剩餘的十萬大軍中的七萬直接投入了這場大戰,隻留了三萬兵馬以備急用。
而夏侯世家這邊的兩大軍團在連番慘敗之後隻剩下了五萬人馬,此戰卻是傾巢而出毫無保留,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形之下硬是憑著一股拚死決戰的勇氣頂住了對方的正麵進攻。
連續五天戰罷,夏侯世家的兩大軍團雖然損失慘重節節敗退,卻也隻是後退了不到十裏,而李元的兩大軍團同樣也是傷亡慘重,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進攻目標。
李元為此大為惱火,他原定用三天的時間將夏侯軍團布在城外的陣營完全擊潰,再用兩天攻破黑龍城,沒想到夏侯軍團的拚死反擊比他預想的還要更為猛烈,經過連續五天的艱苦鏖戰後,盡管李元軍團實力兵力都占優勢,但戰果卻不夠理想,隻將夏侯軍團擊退了十裏。
與此同時,李元發往西域各地的飛鴿傳書大都有了回應,各地的中小城鎮紛紛表示會聯合出兵圍攻彌景城,唯有燕趙關卻是遲遲沒有回音,這讓李元進一步肯定了李逍遙的燕趙關很有可能已經被石子陵所乘。
李元雖然已早早的做出了萬全的應對安排,心中卻還是不免驚訝於石子陵的行動之快手段之強,由此也更加焦急的想要先掃平夏侯世家。
若在一般情況下,李元明知夏侯軍團已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一定會用拖延戰術將其慢慢拖垮,絕不會急著與之進行正麵對攻,因為這樣對自己軍團的損害也會很大。
但現在燕趙關很有可能已經失守,石子陵的鬆湖軍團隨時都會出現在自己的身後,李元絕不願腹背受敵,不得已之下,他將手上最後的三萬精兵也盡數投入了正麵進攻。
夏侯軍團在退無可退之下雖然拚盡了全力,但終究在實力與兵力上都遜了一籌,兩天之後,夏侯軍團擺在黑龍城前的陣型終於被完全擊潰,五萬軍馬大半戰死當場。夏侯父子帶著剩下的一萬殘兵逃入黑龍城,緊閉城門做起了最後的負隅頑抗。
李元軍團方麵也是傷亡慘重,投入正麵進攻的十萬大軍足足折損了三萬餘人。李元怒不可遏,親自督陣手下日夜攻城,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城池。
由於黑龍城遠不如燕趙關般險固,加上夏侯軍團早已經拚到了強弩之末,剩下的一萬殘兵也已是困頓不堪。夏侯淵深知大勢已去,不出一天就會城破家亡,當即召集家族子弟商議起逃亡的事宜。
夏侯淵對長子夏侯飛揚道:“飛揚,你是家中的長子,也是我夏侯家年輕一輩中最傑出的一個,傳承我們夏侯世家衣缽的重任就全靠你了。現在黑龍城三麵被圍,隻有東門可以出走,你趕快帶領一千親兵與家中的女眷一起從東門離開吧。我和你幾個叔伯兄弟會盡量拖延住李元的攻城人馬,給你們的逃離爭取時間的。”
夏侯飛揚悲憤交加,沉聲道:“父親,這次都是孩兒指揮不利,沒有能守住燕趙關,以至於最終一敗塗地。孩兒願意與黑龍城共存亡,以慰我們夏侯軍團所有陣亡的將士,請父親帶著幾個弟弟趕快離開吧!”
夏侯淵叱道:“糊塗!現在是我們夏侯家生死存亡的時候,你身為家中長子,肩負著守護家族傳承延續家族血脈的重任,怎麼可以逞匹夫之勇呢!要是你的幾個兄弟也能有你這樣的武道修為與統兵才能,我也會毫不猶豫的讓他們先走的。”
夏侯飛揚的幾個弟弟齊聲勸道:“大哥,你是家族中最傑出的人才,傳承我們夏侯家的血脈就靠你了,我們幾個一定會協助父親死拚到底為你爭取時間的!你不要猶豫,快點走吧!隻要你能將我們家的血脈傳承下去,夏侯世家總有東山再起之日,我們也是死而無憾!”
夏侯世家的族人紛紛勸說夏侯飛揚趕快逃亡,夏侯飛揚雙目含淚,連連搖頭道:“我們夏侯世家的數百年基業都在這北方一帶,現在黑龍城危在旦夕,我怎麼可以一走了之呢?再說就算是走,天下之大,我又能走到哪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