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鉻鹽或其複合體在腸道堿性基質中僅能吸收0.5%。
(2)精製的米、麵、糖及脂肪可丟失大部分鉻。
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等)僅能補充少量的鉻,勢必動用體內儲存的鉻到血漿中去,從而導致鉻含量的淨喪失。臨床試驗報道,給健康者服用氯化鉻200mg/天,12周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較對照組升高,而血清TC、TG(甘油三酯)下降。
4.錳(Mn)
錳是參與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的多種酶的激活劑(如丙酮酸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葡萄糖酰基轉移酶等),錳化鐵也是合成鯊烯和膽固醇的羥甲戊酸激酶的輔因子。動物組織中錳的濃度與年齡的關係相當恒定。錳在組織中的恒定水平主要依靠排泄途徑來調節和維持。成人體內錳的含量約為10~20mg,推薦成人每日必需攝入量為2.5~5mg。研究發現,錳能抑製實驗家兔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缺錳與缺鉻相似,會引起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脂質代謝異常。在西方國家,錳與鉻的缺乏均與長期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有關(如小麥磨成精粉可能丟失86%、精製米可丟失75%、精製糖可丟失89%的錳)。然而,目前有關錳缺乏對脂質代謝的獨立作用與機製尚未闡明。
高血脂患者不宜口服避孕藥
二十幾年前,科學家觀察到:高血脂患者服用口服避孕藥會引起體內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增高。據報道,三酰甘油水平可以上升50%,總膽固醇水平可以上升5%~7%。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可以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最終可能導致或加重冠心病。
另外,伴有高血壓或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以及嚴重吸煙者,使用口服避孕藥後,其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正確服用調脂藥
據估計,我國高血脂患者已接近1.6億,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近300萬。在心腦血管疾病中,高血脂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調脂藥成了降低此類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殺手鐧”之一。
然而,如此重要的藥物,卻仍有許多患者不清楚其正確的使用方法。《生命時報》進行的一項隨機調查顯示,很多人不知道“何時需服調脂藥”,更多人不知道“調脂藥需要長期服用”,對調脂藥的不良反應也是一無所知。
服用調脂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先改生活方式後吃藥
當血脂出現異常,首先應嚐試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等,如果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就需要開始藥物治療了。藥物治療開始的時機、血脂控製的目標也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測結果、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合並症等情況綜合判斷。例如一個沒有其他合並症的年輕人,LDL-C>160mg/dL,則需要開始藥物治療;而合並冠心病或糖尿病者,LDL-C>100mg/dL就需要藥物治療了。大家應找醫生谘詢,先判斷血脂異常的危險程度,再以此確定服藥時機。
此外,有些人自己沒有冠心病,但家屬有血脂高,就擔心自己也會得病,雖然目前血脂、血壓屬於正常範圍,也開始服用調脂藥以提前“預防”。這種行為大可不必,如果血脂正常,甚至輕度異常,隻要還沒達到服藥標準,還是應首選改善飲食、生活方式,加強鍛煉的方法進行預防。
2.調脂藥需長期服用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調脂藥分5類: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樹脂類、膽固醇吸收抑製劑,其中他汀類使用最多。他汀類藥物的出現不僅能降低“壞膽固醇”濃度,還能輕度升高“好膽固醇”濃度,並有保護血管內皮和抗炎的作用。如果患者同時合並甘油三酯輕度升高,主要用他汀類藥物即可,顯著升高者可加用貝特類藥物。
服藥一段時間後,即使血脂已經達到了理想水平,降脂藥也需要堅持服用,一旦停藥,血脂又會回升,影響治療效果。在血脂達標後,大部分病人仍需用原來的劑量持續服用,部分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小服用劑量,找到最低有效劑量後長期服用,可以減少副作用。
此外,由於人體的脂類合成主要在夜間進行,所以在晚上睡覺前服用調脂藥效果最好。
3.肝功能稍高不需停藥
很多人不願長期用藥,是因為擔心會傷肝。有些人看到藥品說明書上列著一大串副作用,就會望而生畏。
應該說,所有的藥物都有不良反應,他汀類調脂藥也不例外,它的確可能會對少數病人造成肝功能和肌肉的損害,但隻要嚴密觀察,早期發現,停藥後多可康複。因此,大家不要因為擔心這些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