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常見胃腸病的藥物治療(1)(2 / 3)

處方7

配方患有濕熱型胃脘痛時,可取劉寄奴、麥芽各30克,甘草6克,濕梔子、連翹、鬱金各1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3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解痙止痛之功效。

處方8

配方患有寒熱犯胃、飲食積滯型急性胃炎時,可取柴胡、蒼術、半夏、黃芩、厚樸、陳皮各12克,黨參15克,甘草6克,生薑、大棗各1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功效具有和解表裏、祛濕消滯、和胃止痛的作用。

處方9

配方蒼術、厚樸、陳皮、廣木香、炒枳實各10克,砂仁、炙甘草各6克,生薑8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功效具有健脾行氣、和胃燥濕之功效。

[民間驗方]

紅人參湯治急性胃炎

配方紅參切成薄片20克,黃芪、附子各15克。用法水煎服。日1劑。功效治急性胃炎。

黨參湯治急性胃炎

配方黨參15克,附子、幹薑、烏梅、訶子、白術、神曲、山楂各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功效治急性胃炎。

紅藥子治急性胃炎

配方紅藥子20克,魚腥草20克,土茯苓20克,土大黃20克,馬鞭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完。

鳳尾草治急性胃炎

配方鳳尾草、老鸛草、鐵莧菜、馬齒莧各30克,大棗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完。功效治急性胃炎。

龍眼核治急性胃腸炎

配方龍眼核(即桂圓核)適量。用法將龍眼核焙幹研成細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

功效補脾和胃,治急性腸胃炎。

山秢子湯治急性胃腸炎

配方山稔子9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功效用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

大蒜治急性腸胃炎

配方去皮大蒜6克,鹽適量。

用法共搗爛。溫開水衝服,日服2~3次。另用大蒜適量搗爛,外敷臍孔和足心。

功效用於治療急性腸胃炎、腹瀉、腹痛。

馬齒莧野薺菜湯

配方馬齒莧、野薺菜各50克,白蘿卜幹20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功效本方清熱利濕,適用於溫熱型急性胃腸炎。

馬齒莧綠豆湯

配方新鮮馬齒莧120克(幹者30克),綠豆30~60克。

用法煎湯服食,每日1次,連服3~4次。功效本方清熱、解毒,適用於急性胃腸炎者。

木棉花白糖飲

配方木棉花30~50克,白砂糖適量。

用法用清水2碗半煎至1碗,去渣飲用。功效本方利濕清熱,適用於急性胃腸炎。

火炭母治急性胃腸炎

配方鮮火炭母60克(小兒減半),豬血150~200克。用法清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豬血,但要注意腸炎腹瀉者隻飲湯,不吃豬血。功效本方清熱解毒、消脹滿、利大腸,適用於急性胃腸炎。

韭菜治急性胃腸炎

配方連根韭菜適量。

用法洗淨搗爛取汁約100毫升,溫開水衝服,每日2~3次,連服3~5天。

功效本方溫陽祛寒,適用於虛寒所致的急性胃腸炎。

慢性胃炎

[西藥治療]

(1)對有Hp 感染者,可選用膠體鉍、抗生素等,常用以鉍劑為主的“三聯療法”:膠體次枸櫞酸鉍,如“德諾”0.12克,4次/日,餐前、睡前服用;羥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0.5~1.0克(青黴素過敏者改四環素),2~3次/日,餐後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2~0.4克,2~3次/日,餐後口服;連用2周/療程。三聯療法的Hp 根除率可約達90%。其他抗生素還有四環素、古拉黴素、慶大黴素、痢特靈等。(鉍劑除抑殺)Hp 外,還可保護胃黏膜。其他藥物還有硫糖鋁、麥滋林顆粒、甘草酸鈉、施維舒、硫酸鋅、前列腺素E2、丙穀胺、胃膜素等可選用。

(2)H。受體阻滯藥(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質子泵抑製劑(如洛賽克)及胃舒平、胃達舒等減輕H +反彌散程度,為胃黏膜的炎症修複製造有利的胃腔環境,對緩解上腹疼痛症狀也有效。

(3)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胃複安等,適於上腹脹、惡心症狀及胃動力下降、膽汁反流的慢性胃炎。常用嗎叮啉10毫克,或普瑞博思5毫克,均3次/日,三餐前口服。5一HT4受體激動劑莫沙必利選擇性作用於上消化道,對結腸運動無影響;5毫克/次,3次/日,三餐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