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從環境中來】
水汙染:分為生物性汙染物(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物理性汙染物(懸浮物、熱汙染和放射性汙染),化學性汙染物(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三大類。
土壤汙染:土壤汙染使有害物質在農作物中積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汙染:主要汙染物是煙塵、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由血液運輸到全身,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毒從用藥中來
安眠藥:長期服用安眠藥,藥物殘留蓄積到一定程度可使人中毒,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以及頭痛、眩暈等症狀。
瀉藥:便秘患者長期服用易形成藥物依賴,也不利於疾病的康複或緩解。
【毒從哪裏來】
解熱藥:過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急性腎炎或腎小球壞死等腎病,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
【毒從飲食中來】
醃製食品:醃製類食品在加工過程可能產生如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常吃可能誘發癌症。
含鉛食品:常見含鉛食品有鬆花蛋、膨化食品等。鉛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會損害全身各組織器官尤其是神經係統。
水垢:水垢中含有較多的有害金屬元素,會引起身體係統的病變而引起早衰。
某些天然食物:土豆發芽後會產生有毒物質龍葵素;豆角含有皂素毒和植物血凝毒素、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細胞凝集素、皂素等物質,這些毒素比較耐熱,必須完全煮透才能食用。金針菇含有毒物質秋水仙堿,食用前應焯水,否則易造成急性腹瀉。
烹調油煙:烹調產生的油煙被人體吸入後會損傷呼吸道黏膜,並降低人體免疫力,誘發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過量飲酒:酒中的有毒物質會在體內蓄積,損傷消化、心血管、免疫等係統,還誘發癌症。
體內積毒的主要表現
【腫(多發於40歲以上的人)】
如果腎髒、心髒都正常,出現水腫就是氣血運行不好,可增加運動量,多吃如絲瓜、冬瓜、豆類等利水排濕食物。
【惡心、厭食、便溏】
這是因脾功能減弱,無力化濕而導致的濕毒。
三伏天健脾化濕最重要,在長夏要吃健脾的東西:
如黨參、白術燉肉,或早起喝甜豆漿,或適量服用具有芳香醒脾功效的藿香正氣水(丸)
【便秘】
長期便秘,大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腸道會堆積大量毒素,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後會引發口臭、胃不適等症狀,還會導致抵抗力下降。
【慢性氣管炎、肺結核】
痰毒說明肺有毛病。如果肺沒事,飲食調養即可。最好的化痰食物是蘿卜,一個生蘿卜放點香醋體內積毒的主要表現涼拌著吃三天即可見效。如果氣管不好痰多,用茯苓、半夏、陳皮各10克,甘草6克,煮湯喝10天可清痰。另外冬瓜、無花果、紫菜、羅漢果都能清肺熱、化痰濕。
【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毒所致。清除脂毒,降血脂是關鍵,常吃玉米,玉米富含鈣、鎂、硒等物質以及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E,堅持1個月,血脂就能往下降了。
【肥胖】
常食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等食品,隨著脂肪的囤積,體內會產生毒素,滯留在身體裏的廢棄物與毒素越多,體形自然越臃腫了。
【痤瘡】
各種毒素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隨著血液循環遍布全身;當毒素排出受阻時,又會通過皮膚向外滲溢,使皮膚變得粗糙,出現痤瘡。
濕疹濕疹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過多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造成的。
中醫對毒的認識
【熱毒】
如果機體熱盛陽亢,就會產生“熱毒”,像我們常說的“肝火旺”、“胃熱”都是熱毒。出現熱毒的人一般會出現口苦咽幹、口臭、牙齦腫痛出血、口舌生瘡、咽喉疼、便幹帶血、麵部生油、痤瘡、鼻孔出血、痔瘡、手腳多汗等症狀。
寒毒寒毒有內外之分。體內陰虛寒盛,就會“陽消陰長”從而產生內寒(毒)我們可以用排除法區分,外寒一般很好認,排除外寒就是內寒了。外寒又叫“寒邪”,多在冬天氣溫驟變時致病,因外感風寒後,寒邪傷陽氣,所以輕者會出現風寒感冒,嚴重者會出現昏倒、不省人事,還有人會出現關節疼痛等。
【濕毒】
內濕和外濕不一樣。夏秋季節隨著環境和氣候的變化,像暑濕感冒多是外濕之毒引起。內濕一般都是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所致。水濕也是濕毒的一種,它多是由於機體內水液代謝出現問題而引起的。
濕毒患者有哪些症狀呢?主要有口味甜膩、大小便不暢、痤瘡、濕疹,臉色不好、四肢酸痛無力等。濕毒引發的疾病一般不好治,希望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食積之毒】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兩者一個是升清,一個是降濁。我們平時吃進去的食物就是這樣一升一降來滿足人體需要的。如果脾胃哪一天罷工了,那麼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就會被積在胃裏,時間長了就會釀成毒。有食積之毒者表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