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見前方的一個消失的人影,像極了自己的大伯易龍天,心裏突然想起那易龍天最後見他時說的那句話,說他將在九鼎山等自己,心裏尋思,在九鼎山論劍其間,這易龍天肯定是在九鼎山的,那麼,易龍天對於青雲城潛在的毀滅性的計劃,就不會那麼快去實施,則自己也就可以安心的去參加天下論劍大會了。
“走。”
楊頌光一聲吼,再次帶著楊義和楊嬰向前飛去。
一路上,楊頌光遇見了很多的道友,甚至不同道的熟客,不論是正道的還是邪教的,都一一的招呼,熱情之極。而每見到一個,楊頌光都會給楊義和楊嬰介紹,免得以後行走修仙界的時候一個都不認識吃下暗虧。楊嬰連這些人的麵貌都不看一眼,這些人她根本就不在乎。而楊義卻是將這些人都默默的記在心裏,這些人在自己的複仇和複興九龍城的道路上,多半會碰上的,到時候才知道那些可以聯盟,那些可以殲滅,那些需要避讓,這是很重要的。
不久,一座直聳雲霄的大山,映入了眼簾。
這座大山,正是九鼎山。
九鼎山有主脈呈南北走向,大氣磅礴,支脈蜿蜒曲折,數之不盡,尤其當中的一條支脈猶如一條虯龍一般蜿蜒而下,曲曲折折的衝入地麵,令人震撼。而這當中的支脈的山脊線,有一條寬三米的大道,從上到下形成了九九八十一彎,而每一個彎處,便有一閣樓群,有淡淡香火,青煙繚繞,一派古典的道家風範。
這九鼎山是道家聖地,崇尚道教,每一名弟子都作道士打扮。道士之上,有道長,道長之上,有真人,真人之上,有道仙,道仙之上,有真仙,真仙之上有長生大仙,而九鼎山數千年來,隻出了一個長生大仙,便是那九鼎老祖。
楊嬰對楊頌光道:“爹,這九鼎山是如此的氣派,我看,我們以後也找一座大山,建成一座像這九鼎山一般的仙山吧。站在仙山的山頂,視野開闊,一望無垠,一切都在自己的腳下,那是多麼令人向往的啊。”
楊頌光笑道:“如果你在這大山裏住了十來年,你定然會對我說,爹啊,這青雲城是如此的氣派,以後我們找一個地方建一個城池,住在裏麵該多好啊。”
楊嬰嬌聲道:“爹——”
楊頌光帶著楊義和楊嬰在半空停留著,並沒有急著上山。
看著這九鼎山,楊頌光道:“這九鼎山相對於修仙者來說,是一座死山,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在九鼎山的上空飛行,隻要踏上了登山的第一個階梯,你的真氣修為和諸多神通便被克製,發揮不出來,就如同一個凡人。”
楊嬰問道:“既然如此,那九鼎山論劍又怎麼舉行呢?”
楊頌光道:“形成克製的原因,是在這九鼎山的明處和暗處放置了數萬座能吸收靈力的大鼎,隻要有人施展神通,便當即被大鼎陣吞噬幹淨,縱使是神極後期的高手,都是如此。不過,在九鼎山後山,有一塊三裏方圓的空地,那裏沒有放置大鼎,可以讓那些修仙者任意的發揮。”
“哦。”
楊義道:“師父,九鼎山論劍,有沒有雙人論劍比試的?”
楊頌光看了看楊義,又看了看楊嬰,道:“有。但僅限於青年才俊的比試。你們在九鼎山論劍的時候,好好的表現吧,給我們青雲城,爭一爭麵子。”
“是,師父。”
在半空停留了片刻後,楊頌光帶著楊嬰和楊義向前飛了一段距離,然後降落至九鼎山山麓。
九鼎山山麓有一片數百丈方圓的廣場,廣場上有二十七座大鼎成縱向三列排列,鼎內有香火繚繞。廣場的上方,便是那通天的階梯,廣場的兩邊,有幾座偏殿,偏殿裏供奉著幾尊神像。
楊頌光道:“嬰兒,楊義,在進入九鼎山的範圍之後,要屏住自己的真氣,不能外泄,否則,你們的一身修為,都將化為烏有。”
“是。”
“知道了。”
此刻,整個廣場人山人海,都是來自修仙界的各門各派,九鼎山的弟子都是迎接不暇,忙得團團轉。
對於楊頌光這樣的神極期的高人,迎接的人當然也是非同凡響的,這不,一個真人笑嗬嗬的向楊頌光走來,老遠就叫道:“哎呀,楊城主,貧道在這裏恭候你多時了。”楊頌光趕緊躬身行禮,道:“靈虛真人,楊某不才,帶領一幫弟子來打擾了。”靈虛真人一擺拂塵,道:“楊城主,我掌門師尊在通天殿恭候你大駕。”
“請。”
“請。”
楊頌光在這靈虛真人的帶領下,領著楊嬰和楊義向山頂的通天大殿一步一步的攀登上去。
一路上,一些仙鶴圍繞著楊義肩頭的那隻縮小了的火龍雕飛旋不去,而這隻火龍雕也是一陣陣的低鳴,頻頻振動翅膀,看樣子很是興奮。楊義心中一動,捧起火龍雕,道:“去吧,等我在九鼎山比試仙劍完畢之後,你再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