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猛地停住,回頭驚訝的笑道:“夫人對你有恩?”說完繼續前行。
李一安亦步亦趨道:“大人走的這短短兩個月,玉門關發生了很多事情,邊境有戰事,屬下的親族在往內地回遷的時候,五歲小侄兒走失了。屬下家中兄弟四人隻得這一顆獨苗,不禁心急如焚,去見夫人告假時,夫人得知此事,不但準了屬下的假,還另派了二百人和我一起回鄉去找,另外懸紅整整一千兩幫助屬下尋人,最後屬下那小侄被山中獵戶從人販子手中搶得,夫人立刻下令送去了賞銀,還請黃太守幫屬下小侄入儒學,屬下父親當時對屬下說,一千兩銀子,把李家全家賣了都還不起,屬下也隻好那這條命還這恩情了。”
金童點頭道:“柔兒其他地方不好說,但對這類走失兒童的事情一定非常上心,找她幫忙算是找對人了,不過你不要有負擔,她也就是舉手之勞,報恩什麼的無須多想。”
兩人說著這段日子裏玉門關軍隊裏的各種雜事,轉眼就到了黃玉家的正門口,黃玉出二堂迎接,一臉的關切之色。
金童勉強笑道:“已經問明白了,事情與伏羲堂無幹,伏羲堂的供奉修士還在其中多有幫助,眼下我家柔兒平安無事,隻是短期內不能回來了。”
黃玉聽的稀裏糊塗,但見金童不願意多解釋,也就作罷,吩咐家人準備酒飯,拉著金童去見劉貴準備回來再喝。
金童道:“見見刺史大人也好,小弟在大內恰好有些事情請他幫忙呢。”
黃玉笑道:“不管在哪,賢弟的忙必須要幫,不如先和為兄說一說?”
金童道:“和你說,怕是沒什麼用處,你手下有能識文斷字的士兵嗎?”
黃玉想了想道:“倒是也有。”
金童道:“給小弟調走二百人去洛陽使喚如何?”
黃玉失笑道:“哪來的二百人?真是識文斷字還能來當兵嗎?愚兄手下能找出三五十個就不錯了。這麼說,一個也不給你,你去找刺史大人想法子吧。”
兩人見到劉貴,互相寒暄一番,劉貴最著緊的當然也是金童到伏羲堂“鬧事”的結果,金童大致說了說,隻說結果不說過程,劉貴知道雙方沒有翻臉也鬆了口氣,道:“尊夫人之事若還有需要咱們大都督府出力的地方,守義萬萬不要客氣。”
黃玉笑道:“他夫人的事情怕是咱們幫不忙了,不過他自己的事倒是十分棘手。”隨即把金童的要求說了說。
劉貴沉吟道:“能夠識文斷字的軍士,在玉門關這百萬大軍之中,或者也能找出千把個,可這些人都有職司在身,要抽給你那翊府長期當差怕是有些難度。”他倒是一聽就知道金童打的什麼主意。
金童笑道:“大人不要聽黃二哥胡說,金誠也是在玉門關行伍中廝混過的,哪能不知道普通軍士中識字的百中無一?雖然我金吾衛翊府那邊更缺識字的軍士,但我已經想到了辦法,來見大人不過是商量一下合作的事情,想必這種事能解決了對咱們玉門關的部隊也是大有好處的。”
劉貴點頭道:“不錯,一營一伍若是能有幾個識字的,上傳下達多有便利,不過征兵招不來人,就是有幾個文士投靠過來也多是要當參謀軍師的,如之奈何?”
金童道:“首先我們要知道,部隊招收一些識字的大頭兵是做什麼用的,絕不是為大人參謀軍事或者定計敗敵之用,隻是日常的各類統計通傳記錄軍情,認識個千把字也就夠用了,然則千把字很難學嗎?所以屬下就想,民間多有沒有出路的少年,在家放羊也是活著,當兵吃糧也是活著,特別是有些瘟疫、逃荒出來的孤兒,無論其體格健壯與否,如果玉門關的衙門能把這樣的少年人收攏起來,組織教師教他們識字和算數,十三四歲的少年一年識千字當賬房絕對不是問題,因此……”
劉貴以拳擊掌道:“好主意啊!不過守義啊,你已經不是我的下屬,現在在大內任職,乃是天子親軍,可千萬不要再自稱屬下,免得有大不敬之嫌。這法子確實不錯,若是搞個三五年,咱們玉門關軍隊的實力又可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