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左武侯府(2 / 3)

“製置左武侯府?”皇帝拿了奏折在手,卻並沒有立刻翻看,當然朝堂上也不是細看奏折的地方,簡要說出內容也就是了,後背靠著龍椅,想了想,手指頭敲了敲龍案,忽然撲哧一笑,道:“陸卿果然行事萬全,不愧陸氏先祖的遺風,不過,舉薦自己的門下麼,也不是什麼忌諱的事情,但你光說了主事,卻沒說明該以哪位皇族王公為首,這是你為自己門下謀差事,可不能說一半咽一半,既然連條陳都有了,想必這人選多半也是有的,今日眾卿皆在,不如一並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陸秀也收起了一本正經的麵向,笑嘻嘻道:“陛下果然千古明君,微臣心裏怎麼想的,陛下聽一分就知道九成了,左武侯府權柄超卓,幹係巨大,若無一名朝廷元老壓陣,莫說朝廷上下,便是微臣自己也不放心。微臣舉薦老太師任城王殿下,隻是如何請老王爺出山,微臣心裏也不怎麼有底氣啦。”

“嗯……”皇帝搖頭晃腦的思量,就差沒翹起二郎腿點幾下了,半晌才目視群臣,道:“此事可行,具體條陳由禮部、吏部、兵部、尚書省、中書監、禦史台詳細考校,十日內呈上。昨日兵戈之事,朕當齋戒三日以謝天地並送英魂,著白馬寺高僧二十七人作法事平息京畿戾氣。諸衛府將領有功者,可統計上呈,無賞不足以謝戰功。今日朝堂上熱鬧,朕也累了,早些散了吧,大小事體,眾卿自行商議料理,若有不決,五日後再上朝。”說完站起身來,一步三晃的走了。

朝堂上眾人麵麵相覷,誰也想不到皇帝會鬧這麼一出,也隻好山呼萬歲,長揖到地的送行。

隨侍太監高呼“退朝”,百官紛紛退下,最後大殿上還剩下幾位大佬故意走的慢些,留在後麵交頭接耳。

陸秀冷笑:“高丞相好高明的主意,這麼老大軍功怎麼著也都會賞賜的,不過這一快一慢之間,可有人要生氣了,幸好老夫幫老大人你圓場,不然元詳元雍哥倆不得找你拚命?”

高肇也冷笑:“陸侍中頂好的運氣,今日正好趕上,輸你一著,不過兒郎們不好好磨練怎堪大任?日後出了紕漏不還得老夫的尚書省幫你搪塞?”

禦史大夫宇文浩然仍是木著臉,插到兩人之間道:“兩位大人,心裏明白就得了,退朝還沒走出中華門就開始胡說八道,不怕老夫參你們一本?”

兩人齊齊看了宇文浩然一眼,不再做聲,這時國子監祭酒曹鑫在後麵用極小的聲音道:“都是自家同僚,爭權奪利有什麼意思?誰知道今上這個齋戒三日是個什麼由頭?”

“唉!”前麵三人紛紛歎口氣。

高肇走著走著忽然停下,憂心忡忡道:“今上在朝堂上又是齋戒又是法師,可是被那幫禿驢蠱惑?”

陸秀道:“須得好生計議,不可失了中華數千年的道統。”

宇文浩然默默點頭,領頭走出三四步去,忽然站定了,斬釘截鐵道:“必要之時,手段不怕狠一點!”

同行的七八個人同時重重點頭,這一瞬間,似乎都忘記了方才爭權奪利的熱鬧。

對於朝堂上的風起雲湧,金童本人是毫不知情的,其實他也隻不過是拿到情報之後想了想該怎樣反過來惡心惡心高肇一夥,順便再為自己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官兵多要點賞賜而已,《馬說》一文也是基於這種思路被他拿出來應景的,主要用意是說,我們這些大頭兵其實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可是我們做了事情不被人認可的話就很難再發揮更大的作用了,以此來促使上麵對自己功勞的認可,可以說用心還是十分的純樸良善。

哪想到,說到底還是讀書人比較狠,也比他更有腦子,他這個隱隱約約要倒打一耙的思路送出去之後,到了陸秀手上還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陸秀這個大半輩子上上下下做過十幾個官位的積年老吏立馬就在大腦裏光速反應,又是結合金童的武力,又是結合金童的功績,再結合金童與長樂公主的關係,再推斷長樂公主在陛下龍椅前的影響力,再整理和預測了一下明日朝堂上的各方較力的趨勢,就這麼毅然決然的把《製置左武侯府條陳》拋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