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卻有人不依,上首一人笑道:“陸兄此言差矣!豈不聞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寶劍鋒從磨礪出,士人才學豈可貌相?今日這位金小兄既然有此言,陸兄卻又擺出長輩的譜兒令他退下,豈不大煞風景?還請文會主人賜金小兄文房四寶,我等也一觀是何詩文難得倒蜀山仙人。”說話的不用問,也是飽學大儒,肯定和陸秀不是同一派的。
長樂公主這會卻顯得十分欣慰,微微點頭,自有仆人伺候書案紙筆,丹鳳公主卻不禁有些緊張,若是金童因她之故受辱,卻是她對不起救命恩人了。
須臾幾案上來,金童厲聲道:“胸中憤懣難平,如何坐得?何不上高案!”仆人連連告罪,撤下幾案,抬來高腳書案,墨都是備好的,隻需舀了一碗送上來,紙筆也都是上好物品。
金童到書案前站定,左手挽起袖子,右手執筆,真元貫入,狼毫堅硬如鐵,利索地寫了一紙鐵鉤銀劃。
由於書案的高度問題,金童寫的時候誰也看不見內容,直到寫完了一篇,令仆人拿到上首去,立刻引來一片驚歎。
為何是“立刻”?因為他這個字體一出來,就已經起到了轟動效應。
這個時代,有人見過硬筆書法?金童上輩子字體隻能說一般,但現在神通到處,各種細微關節處都能自查自糾,達到圓通自如的境界,自然與上輩子不可同日而語。
文章從被人看第一眼就因字體引來驚歎,然後是有人試圖“讀”出來,卻終於發現金童說的是大實話,這時候的的驚歎,已經漸漸演變為騷動。
文章內容自然是抄襲的:
《施氏食獅史》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是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先是驚歎,後是轟動,最後,一切的動靜都消於沉寂,沒人能讀的出來,也就沒人好意思出來評價。
許久,終於有人低聲埋怨:“哼!此乃雕蟲小技,想我華夏文學博大精深,數千字編來造去,總能寫出寫奇形怪狀的文章,若是真想寫,他人也未免寫不出來。”
金童笑道:“不錯,此乃小兒之戲言也,兄台可看某這一詩,可入法眼麼?”
說完,停筆,一篇墨水淋漓的詩文被仆人奉上上首。
詩雲: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
李太白的詩一出世,所有人都被震的目瞪口呆,除了下意識的不斷重複其中的經典詩句,哪還有人能說半句話?
就在一片寂靜之中,金童長笑數聲,再揮毫而出第三幅字,然後四麵抱拳道:“適才有高士稱,華夏數千字編來造去,總能出文章,某有所感,興起而發,作《千字文》一篇,想來從明日起,某之名號當唱於天下小兒蒙學之中,諸君若嫌粗鄙,大可閉門再作一篇,以為替代。今日承蒙兩位殿下相邀,在下榮幸之至,告辭。”說完大步走出門外,站定了,再大笑四聲,灑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