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知人善用(3 / 3)

水靈子道人從幽州漁陽盂蘭盆會回來已經九個多月了,因為他回宗門之後二話不說就開始閉關,所以沒人知道他在外麵有過什麼遭遇。

別人不知道,但水靈子自己太明白了,這次出門他學到了太多東西,這使他忽然有些迷茫,不知道人之所以生而為人,到底是為了追求,還是為了活著,所以,他起初閉關並沒有認真修行,而是作畫消遣。

第一幅畫是一處堂而皇之的佛門****盛事,左邊一小群和尚,右邊一大群和尚,外圍是更大一群圍觀的道派修士,而人群的縫隙中卻忽然躥出來一個身穿官袍的年輕人,指著那一大群的和尚作狂笑狀。水靈子畫技了得,人物纖毫畢露,表情細膩生動,但他看著這畫,總覺得那年輕武官的狂勁兒還是描繪的不夠。

當時正有幾名白馬寺僧人職責菩提達摩上師“不修慈悲,懶拜佛祖,持戒不深,吃肉喝酒殺生如家常便飯,心常有垢,如何傳得法、渡得人?”此時那武官出列,對白馬寺僧眾抱拳行禮道:“幾位大師說的是!末將乃左武侯府講武堂右翊參軍孫恒,奉我上官金將軍之命來此查探佛門彌勒叛眾的蹤跡,適逢其會,而且出門時金將軍囑咐在外麵見了大寺的僧人要多多親近,今見幾位大師指責這個野和尚,末將心裏也有幾句話不吐不快,可這是佛門****,我等凡人可能發言嗎?”

水靈子等一幹中土的修士本來是聚起來看佛門熱鬧消遣,此時一見不知從哪跳出來這麼個妙人兒,而最妙就妙在“不知從哪跳出來的”,因為這一大圈都是修行有成的道佛人士,四麵圍的水泄不通,每個人的站位都暗合天地至理,一個凡人哪能胡亂跳得出來呢?必定是哪一方派出來攪局的,大家立刻興趣來了。

白馬寺的和尚同樣覺得蹊蹺,因為****上除非故意挑釁之外最忌諱半道截別人話頭,心中也有疑慮,不過聽這武官意思是向著自己這邊的,自己出身也說明白了,自己白馬寺出門也是半官方的身份,估計問題不大,於是其中一和尚笑道:“萬物皆有佛性,何況人乎?和尚是人,將軍也是人,同參佛理,在佛會上又有誰不能開口呢?居士請暢所欲言。”

孫恒笑道:“那末將就班門弄斧啦!”然後故意顯擺一般的從懷裏摸出個小紙條,邊看邊開口道:“我家大人曾到普濟寺拜佛,裏麵的妙信大師教導他,為人處世立身要淨,拋卻世間一切妄念,每天生活按照佛祖指示,以慈悲為懷,以七寶布施世人,終於到了心意澄淨的時候,可見如來。我家大人深以為然,回家齋戒七日,終得偈語四句,自以為明心見性。這四句偈語末將也見過,適才見幾位大師說這個達摩什麼的不幹不淨的勾當,竟然對照得上,末將正好書寫了這幾句偈語隨身攜帶以警悟自身,送與幾位拿來砸在這廝臉上,問他一個凡人都明白的道理他一個和尚為啥不明白,豈不爽快?”說完又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來,雙手奉上。

幾名白馬寺僧人麵麵相覷,也不知道眼前這貨是什麼意思,本來拿出一張紙條來念,念了一遍之後又拿出一張字帖來,這這這演戲的成分也太足了,不會被圍觀人等以為這是自己這邊派出來的托兒吧?不過人家雙手奉上了東西……一名和尚幹笑道:“居士,本來我等僧人辯難,與居士們平日所學不大相同,不過既然居士向佛之心甚篤,貧僧也就順便為居士解一解便是。”伸手接過紙張,一看,上麵寫著二十個大字:“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朝朝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禁脫口而出:“好偈語,這位金將軍是個真居士,這體悟頗得個中三味啊!”說完,不由自主的就順著孫恒的暗示,把偈語展示在眾人麵前,對達摩道:“菩提達摩上師,這是中土一名普通居士所作偈語,人家還是朝廷官員,身處紅塵,仍有如此感悟,堅心向佛,你身為佛門上師,卻如此不修,何不掩了你那羞紅的麵皮回寺再坐一百年枯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