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棄帥保車(1 / 3)

法慶並不孤單,三位來自洛陽伏羲堂的地仙陸鑫、魏旭陽、零雲子三麵包圍著他,他化出如來法相,三仙就化出太極圖虛影。三仙挺客氣,就是糾纏,就是騷擾,絕沒有流露出一絲要下殺手的跡象。

但法慶並不因此而感到慶幸,他緊張的看著正在地下亂竄的李歸伯,感覺到自己的道行境界正在被一絲絲的磨滅,他知道,再這麼磨下去,自己最終會被磨成一個凡人。

太極圖,伏羲堂地仙級供奉專屬法寶。與真人級法寶天羅地網相比,這圖不但可以困人,更可以緩緩的更改天地造化,使其鎮壓下的一切存在最終歸於平凡。所以三位供奉並不著急,自從法慶見到他們三人,然後命令李歸伯出逃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奏響了法慶敗亡的前奏曲。既然己方必勝,何必多造殺孽?而且殺的還是羅漢,就算是遵伏羲堂諭令而出手滅殺以道法淩虐凡人的禍害,不會影響自身的功德,但是何必呢?何苦呢?功德雖然無礙,但因果還是存在的,要為人皇效力以謀取功德好處,必然要承擔一些本來無須承擔的東西,所以三人決定磨滅了法慶,將他磨成凡人,安安靜靜的變成一個凡人,總是勝過己方多承擔一些風險、多擔當一些因果的主動奮力斬殺。

法慶是佛門羅漢,與地仙同階,而他本身的修為高絕,道行更比一般的羅漢高出一大截,所以正常打鬥之中,三仙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是他的對手。最初攻擊冀州伏羲堂,七位真人供奉人多勢眾,仍然在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他秒殺了兩位,然後五人才如夢初醒的祭出天羅地網,卻因情況緊急,更兼一直未能脫離法慶的攻擊範圍,隻好轉攻為守,依靠天羅地網的防守之能苦苦撐持,這才支撐到佛門兩宗的六位金剛高手到來。

伏羲堂正殿一直處於法慶的控製範圍之內,無法接引外援。六位佛門高手是怎麼到的?伏羲堂國器傳送不了,隻好是在各地伏羲堂之中緊急使用了傳送陣,傳送到了附近郡縣的伏羲堂中,每個人傳送的開銷都能抵得上正常一郡伏羲堂一年的損耗,這也是基於金童命人傳話時捎去的左武侯府軍令:“不惜一切代價前往冀州冀縣救援,因任何理由不配合者以謀反論,事後察之”,當地官府的主官憑此軍令親自出麵到伏羲堂說項,才被鄉老允許動用,因此總算能夠及時到達,否則冀州伏羲堂早就落入了彌勒教之手。

十一名真人、金剛纏鬥一名羅漢和一名金剛,鬥了大半天,拚著兩名真人自爆天羅地網被重創,才終於將兩人趕出了正殿範圍,然後洛陽後援到達,戰況終於逆轉。

目睹伏羲堂正殿白光連閃,三位地仙出現在空中,法慶終於歎了口氣,向李歸伯傳音道:“平魔軍司,你快走吧,此間事難得善了啦。”

說到忠厚老實,思想淳樸,李歸伯此人並非法慶可比,他本是三國時期的一介儒生,隻因家貧被世家大閥擠占了孝廉資格,頗有怨言,便以一些小小謀劃對本地的豪強世家進行報複,可惜勢單力孤,很快被人查知,落了個家破人亡。

受到慘痛的教訓,僥幸才逃得性命之後,李歸伯幡然醒悟,用這些平民百姓的小手段終究起不了報仇的效果,世家豪強勢力大,自己隻能比他們勢力更大才行,他首先想到的增加自己實力的途徑是學武。

隻能說李歸伯資質不差,甚至是非常的好,他從二十七八歲才開始練武,在平常人來說幾乎已經沒有指望了,可他硬生生練了十幾年,四十歲頭上竟然得成先天境界,然後他隨便找了個世家大族去練手,選中了範陽盧家的一個旁支,由於身手確實不錯,他成功的刺殺了這家的家長,然後身受重傷,狼狽而逃,被暴怒的盧家滿天下的追殺了十年,最終逃到了渤海郡一處荒山中的小廟中,那時他已經五癆七傷,隻剩下一條殘命了。

但主角就是主角,主角怎麼能死呢?所以在僧人的救護下,李歸伯再次把命掙了回來,然後他發現,這間小廟中的和尚雖然供奉佛祖,但信奉的卻是彌勒佛。

如同腦洞大開一樣,李歸伯在一夜之間找準了自己這輩子努力的方向。世家大族勢力大?那麼我就建個朝廷,朝廷總比世家的勢力更大吧?我用什麼方式?既然佛門之中有這信奉彌勒佛的大乘教存在,大乘教不是與淨土宗不對付嗎?不是總發生衝突嗎?不是一直存在道統之爭嗎?大乘教想套推翻淨土宗在中原對佛門的統治,那麼我就跟隨大乘教,順便推翻現在朝廷的統治。

李歸伯開始修佛,他超群的資質再次顯露出來,二十年之中他明了了三十門佛門神通,並且能夠加以融會貫通,成為大乘教之中一個頭角崢嶸的佛子高手。那一年,李歸伯有幸見到了法慶,在這包含著曆史意義的一天之中,李歸伯首先對法慶所說佛門修士必須轉世多次才能成就大道的說法,立誌隻修今世,願以一己之身支撐大乘教達到一統中原佛門的目標。修道必須一次性的成功,修佛就一定要轉世?李歸伯絕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