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於“太皇黃曾天是個圓球”的說法,金童是非常不以為然的,按照他的理解(或猜測),第一,太皇黃曾天的本體隻能是一片虛空,絕不會有什麼形狀,第二就算在某個境界看來會是有形狀的,也絕不可能是圓球。圓球隻能是這個位麵的內部表現方式,比如一個人站在高出一張紙的層次來看,看到了一張紙,而當這個人身處這張紙之內的時候,會發現這張紙是個圓球,並且經過實地測量發現紙的所有邊緣都是完美銜接在一起的,完全可以一直不停的繞圈跑,但內部雖如此,客觀的說也隻能是一張紙。
不過孤雲叟當然不知道金童所想,他今日恍如撞了大運一般,既得了千年不遇的極品美酒,又得聞來自神州的“大道”,雖然還是嗟歎“神州出身的修士在境界上遠遠比周天星域出身的同級修士高深得多”的事實,但還是抑製不住的心情大好,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於是孤雲叟張開尊口,滔滔不絕的道:“道友,貧道所言三十二天之事,當然是道聽途說,有些還是自己猜測,你聽聽就算了,可千萬不能當真。適才說到四方共有三十二天,包圍著人界,其中有兩處需要提點的,第一,三十二天並不是按照四方的方向排序,也沒個真正的方向,說成四方是因為天庭主管三十二天的衙門叫四方殿,設有東南西北四大天官,各理八天之事,因此得名。第二,其實起初是沒有那麼多層的天界,據說最初盤古開天的時候,人界之內隻有神州,人界之上也隻有大羅天,後來有大能深感管理不便,於是在人界與大羅天之間增加一重天界,就是三十二天的雛形了,那時候大概也沒個名號,就算有,現在都這樣了,也無人說起了,後來不知出了什麼變故,神州之外的虛空碎裂,然後又被整合起來形成了黃道三垣二十八宿拱衛在神州周圍,從此神州便與外界星區分割開來,而同時也就出現了三清天,說起來這都是不知多少混元無量量劫之前的事情啦!再然後呢,也不知又有了什麼變故,反正人界的散亂虛空不斷破碎,破碎之後的虛空就不斷的被整合成外域星區,人界與三清天、大羅天之間的天界也在不斷的增加,直至不知多少混元無量量劫之前,外域星區就形成了現在這樣的黃、赤、青、紫四道,而諸天界也形成了三十二層。說起來時間,咱們這些數千數百年的小角色就與那些大能們沒法論啦,除了天庭仙官之外,就貧道認識的、見過的所有的仙人,隻有兩位是恰好活過一會元十萬零八百年的,至於活過一元會一百二十萬九千六百年的是半個都沒有——三災五劫都消磨的差不多啦!聽說神州出身的仙人還好,道統完整,少涉因果,自然少有果報,而我們這些外域星區的修士,光是飛升三劫就先被天道弄死了九成九,餘下一分之眾又要跟隨天庭東征西討。貧道出身太微垣南藩,有左執法、右執法兩個星區,那裏有天庭治所鎮壓,乃是黃道之上少有的太平盛世了,據貧道未飛升之前所知,萬年以來整個南藩隻有五人飛升,其他功行圓滿者都因天劫而灰飛煙滅了,貧道素來不愛爭鬥,隻好遊曆,閑來為世俗百姓製作些山河圖譜等物事,有不少百姓據此謀生,竟然得以真人境界因功德而成仙飛升,因此未見天劫,也不知到底那天劫都多厲害。上來之後才知道,域外星區的飛升仙人都歸四方殿管,四方殿第一步就要選拔仙人和隨同飛升的修士到諸天戰場上效命,問到了貧道,貧道說平生不打架,仙官還不信,查證以後才對我改成了和顏悅色,說外域星區少有功德飛升的仙人,因為天庭之中暫時並無適當官職,需要等一等,等任命的期間願去哪裏待著?貧道就回答,隻願閱盡山水,逍遙世間,至於去哪都一樣,於是那仙官就幫我請了道上命,三十二天任憑貧道遊曆,聞召即回。貧道就想,先去哪呢?不如就照目錄上來吧,第一個就是太皇黃曾天,這不?遊曆了四千多年,才算遊了一圈有多,也是貧道不愛使用什麼法術,否則瞬息千裏,還有什麼遊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