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13歲的那年突然逃學要到少林寺習武。可是走到半道上,被爹攔車截了下來。昌為此還挨了一頓打。昌的爹讓昌跪在一堆細碎的白瓷瓦碴上,任由多少人勸說都講不下情。昌的爹揮起一根浸了桐油的皮鞭子,對昌一陣劈哩啪啦地狠抽。昌挨了打,複又被爹送去學校,塞進了課堂。
送昌到學校的那一刻,昌的爹斬釘截鐵道:“從今以後,你必須給我好好讀書,隻有讀書考學才是一條正路!”昌隻好老老實實地又待在學校裏。昌雖然在教室裏,但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昌讀書怎麼也讀不進去。昌在教室裏聽著聽著就走了神。昌總是看花了眼,把老師誤認為是少林武僧,老師手中的教鞭便成了一節少林棍。那棍真是威力無比呀,敲在頭上,生痛生痛,筒直讓人難以承受。嵩山少林寺是昌小小年紀就朝覲的聖殿。那種向往,就像一道靈光當空普照,伴著昌從童年走進初中。
如今,昌讀完初中又被爹掏高價送進了高中。
昌的爹堅決要昌走考學這條路子。昌考不上大學,爹就不甘心。昌的爹是那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
昌在高中變得越來越呆,和同學們的差距越拉越大。高三的時候,昌連畢業證都沒拿著就糊裏糊塗畢業了。這時的昌因為受心理壓力,兒乎連話都不會說了。
昌的爹為了讓昌有一條生活出路,遂把昌送到一家技校學修無線電器。
昌有本事把人家的電器拆開,卻總沒有本事安裝上。
昌的爹又把昌送到一家發廊學理發。
可是昌回來理發時,總是把人家的頭發理得凸凸凹凹,大有一番“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狀態。
昌的爹又讓昌拜師學醫。
可是昌開門診還不到3天,居然差點就把病人紮癱瘓下去。昌當場就嚇傻了,從此見了人總是喋喋不休。
昌每天跌坐在村口上,嘴吐白沫,嘮嘮叨叨數著過往行人。
村裏人都為昌歎息,說:“昌當初要是習武,說不定現在早就練就一身好手段!可惜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