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完美(1 / 1)

阿田先生一輩子為他人“做嫁衣裳”,可謂功德無量,桃李滿天下。

阿田先生在一家叫《完美》的雜誌社上班。在這幾十年裏,他無法統計經他手修改的作品到底有多少篇。隻依稀記得在他的“精心栽培”和“點撥”下,有的成為多家雜誌社的重點作者,有的成為全國極為走紅的大腕作家。

隻是這些“星級”作家,一旦走出《完美》,再也不願為《完美》撰稿了。這些“星級”作家不願為《完美》撰搞,並非他們功成名就、大紅大紫之後,就“尾巴撅上天”,就“目空一切”,就“吃了果實忘了樹”。其實更多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講“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據說這些星級作家“嫁出”《完美》,硬了翅膀,再也不想回到《完美》看看“娘家”人,都與阿田先生有關。

阿田先生在完美雜誌社任編輯,總是時時處處都在營造一種“完美”的氛圍。他做編輯工作是很認真負責的,大凡作者來稿,他必仔細審讀。大凡擬用的稿子,他必悉心修改。先是字、詞、句、段,然後是大刀闊斧地刪改。往往一篇萬餘字的稿子,阿田先生能改成五千字的東西;一篇千字短文,阿田先生更是“精益求精”,濃縮減半……這樣改著改著,阿田先生就發現那些文章已麵目全非,不是作者自己的了,他就有些震驚,震驚之餘,又兀自會心地笑了起來。此時的他雖被案牘困頓,但他覺得自己畢竟是在為“完美”根植一片綠蔭,默默無聞,無怨無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嘛!他情不自禁為自己的價值體現而自豪……

說起阿田先生的編輯工作,是很有些滑稽可笑的。他苦心巴巴地修修改改,不過爾爾,無關痛癢。你寫東,阿田先生必改成西;你咬狗,阿田先生非讓你攆雞……這樣,作者投稿總感到是在和阿田先生打“遊擊戰”,搞地下鬥爭似的。弄得一篇稿子發表出來之後,稿費沒掙多少,倒是為作品提心吊膽,耗費了不少精力。

更有趣的是一次他審閱一篇稿子,提筆又有一種躍躍欲試的修改欲望。冥思苦想,斟酌再三,仍沒有下筆的地方。這篇稿子無論從立意、結構、語言、技巧諸方麵,都無懈可擊,令人無可挑剔。阿田先生麵對這篇“完美無瑕”的稿子,殫精竭慮,實在成了狗咬刺蝟——無從下嘴啦!

阿田先生隻好帶著滿腹的遺憾,意猶未盡地把這篇稿子提審到了總編那裏。

可是送上了稿子,阿田先生的心裏陡然有一種失落的感覺。宛若一頭被困的鬥牛,在辦公室裏來回走動,坐立不安,氣喘不勻,總感到自己有什麼事沒有辦妥。是什麼?他也說不清。他潛意裏感到那篇稿子肯定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具體在哪裏,隻是他一時還沒有體會到。他為自己對那篇稿子沒有盡職盡責,良心上很受譴責,最終又走進總編室,抽回了那篇稿子。阿田先生把修改後的稿子複又送審到總編那裏。總編接過稿子,一下子瞠目結舌愣在那裏。在那篇稿子裏,隻見阿田先生把主人公的所有的名姓全作了篡改!阿田先生做完這一切,突然又有種從沒有過的輕鬆……

阿田先生後來到一處旅遊景點參加一次大型文學筆會。就在返回的途中,豪華大巴猝然躍下了幾十米高的山道。阿田先生嚴重顱外傷,在生命的彌留之際,阿田先生的同事、親人都圍在病榻前,抹下了同情的淚水。

阿田先生斷斷續續地說:“……我死之後……你們要請一位名作家……給我寫悼詞……我唯一不放心的是——悼詞該由哪位編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