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話是:欺老別欺少。可鷂爺在我們村裏,既不欺老,也不欺少。
平素,無論大人伢崽,都敢在鷂爺麵前使脾氣,發牢騷。遇有蠻橫不講理的人,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破口大罵鷂爺時,鷂爺聽見了隻當沒聽見一祥。
有人說:“鷂爺,麻二在罵你哩!”
鷂爺說:“不!麻二是在罵過路人!”
有人又說:“麻二是在你頭上尿尿呢!”
鷂爺說:“尿就尿唄!我把臉磨一邊去,別讓尿到嘴裏去就行了!”
鷂爺在我們村裏就是這麼一個大好人。
鷂爺是個農業上的好把式,莊稼活幹得好,手頭上很活絡,心腸又特好,所以誰也不覺得他窩囊。
吃飯的時候,鷂爺無論串門到哪一家,人們都忙著給他遞煙,沏茶,殷勤備至。平時遇有東家長,西家短,吵得不可開交,隻要把鷂爺找去一說,戰事立即停止,沒有不聽勸告的。
在我們村裏,幾乎沒有一家不被鷂爺接濟過。沒有米的,鷂爺端去一碗。缺少麵的,鷂爺送去一瓤。逢哪家的伢兒住醫院沒有錢,張不開口,鷂爺都會湊個百兒八十主動送去。
鷂爺接濟別人不圖回報。
鷂爺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一世,隻有別人說你好才行。”
忽然一天,小村裏謠言鵲起。
有人說:“鷂爺這幾天總往老豆家跑啥?”
也有的說:“老豆臥病在床,鷂爺給他送雞蛋補身子咧!”
聽的人便大笑:“怕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名義上是送雞蛋,其實是想在老豆女人身上打主意!”
這話傳到鷂爺的兒媳耳內。
鷂爺的兒媳就找鷂爺“興師問罪”:“好哇!我說雞塒的雞蛋咋老少哩,原來是你偷去送人了!怪不得說‘家賊難防,偷斷屋梁’!我們省吃省喝,從雞屁股摳下的雞蛋,你倒拿去成精作怪,你這個老不正經的!……”
老豆也過來向鷂爺下“最後通牒”:“俺老豆家人窮誌不短!往後不允許你再踏進俺老豆家門檻一步!你送來的雞蛋呢,俺一個也沒吃,全捏碎喂狗了!哼,俺琢磨琢磨,你就不是個好東西!”
老豆說完拂袖而去。
鷂爺的兒子也憤然說道:“爹!你看你都幹了些啥?往後你讓我們的臉麵往哪兒擱?從今往後,你哪兒也甭去了,好好在家給我待著!……”
鷂爺大病了一場。
鷂爺病好後再也沒在小村裏拋頭露麵了。
鷂爺從此變得脾氣古怪了。有小孩到鷂爺家裏玩耍,鷂爺就會扯著嗓子把他們吼出門外。有人不經意招惹了鷂爺,鷂爺就會艴然作色破口大罵。遇到有人向鷂爺借用農具家什,鷂爺總是冷漠著麵孔,讓乘興而來的人又敗興而歸。
人們都說:“這個鷂爺,更年期哩!該死的日子到了!老了,老了,人家栽花,他淨栽刺,一點也不給我們留個想念哩!”
鷂爺越來越凶,從不給村裏人留個好臉麵。
村裏人總是躲得鷂爺遠遠的,生怕不慎被鷂爺揪住茬口死死不放。
鷂爺成了村裏人公認的“大壞蛋”。人們都希望這個“老不死”的快點滾蛋到陰曹地府報到去!
八十六歲這年,鷂爺終於壽終正寢了。
村裏有人又說:“鷂爺是個好人啊!俺借他的30塊錢,到現在還沒還上哩!”
鷂爺什麼也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