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往事(1 / 2)

綠袍修士叫陳頂烈,揚州餘杭國人氏,他是一家獵戶的兒子,有一天,家裏來了一位遊方的道人,對他很是喜愛,教他識文斷字,還給他留下三冊書卷,並叮囑他好生翻看,有緣時,自會有相見之期,說完後就飄然離去。

那三冊書卷,陳頂烈異常喜愛,時時翻閱,加之他天資聰穎,一冊名為《吐納築基》的功法,隻用了三年的時間,就修煉到了凝脈境初期頂峰,他不顧父母的勸阻,懷著對外界無比的憧憬,一人行走江湖。

江湖奇人異士眾多,卻無一人有他那般神奇的手段,他也有諸多猜測,一次偶遇,糾纏一名道童,比試了一番,道童看在同為修者的情分上,說了許多玄門隱秘,他才知道自己擁有世間萬中無一的玄根。

通過不懈的努力,二年後,他終於成為了玄門弟子,本來就玄根出眾,加上修煉刻苦,很快就修煉到了神海境,在一次宗門的大比之中嶄露頭角,又成為宗門核心弟子,一切順風順水,前途不可估量。

一日,宗主召見他,宗主的洞府之中,竟然見到了那名遊方道人,過去了這麼多年,那道人竟然沒有絲毫變化,如一名普通的老叟般,親切地看著他,再見故人,而且還是自己修行的領路人,陳頂烈由衷的高興。

遊方道人是正道門派巨擎,飄渺宗的太上長老,號苦厄真人,常年雲遊四海,解救蒼生,經常會給俗世中,身懷根骨的少年留下機緣,如今,他的機緣已到,要被收作親傳弟子,傳那飄渺宗的無上妙法。

陳頂烈想都沒想就同意了,當日就坐著苦厄真人的神劍,穿行於雲海之間,來到了飄渺宗的苦厄峰。

從此,他就在苦厄真人門下清苦修行,苦厄真人有門徒三十六人,都是多年來遊方時,在世俗中碰到的有緣人。

他待弟子極好,授藝時,從來都是不遺餘力,但對每名弟子,都隻傳授一種法門,並不多授。

雖然如此,也從沒弟子懷疑和忤逆,畢竟師尊是元神真人,傳功授藝的方法,哪裏是一群神海境的修者所能理解的,時間一長,逐漸顯露出師尊非凡的授藝手段來,每名弟子,都在某一方麵,顯得出類拔萃。

有的弟子,神海深不可測,純淨晶瑩;有的弟子血氣方剛,力大無比;陳頂烈則更是神奇,以神海境後期後的修為,竟誕生出一絲神念來。

三十六名弟子,每日都在苦厄峰上修煉,不理世事,也從來不參與飄渺宗的任何事務,也沒有任何往來,單純而清苦的修煉,弟子們的進步很快,十多年時間,就有一名師兄進階通玄境。

一日,師尊要那名通玄境的師兄,下山為他去辦一件事情,但從那之後,那名師兄,再也沒有在苦厄峰出現過,後來,他所居住的洞府,也被一名新的有緣人所頂替,苦厄峰又變成了三十六名弟子。

那名失蹤的通玄境師兄,有一位關係莫逆的同門,忍不住向師尊問了他的去向,苦厄真人看著那名弟子,笑眯眯地說道:

“徒兒,等你修煉到通玄境,出師之後,自然就會知道他的處向。”

從此,眾弟子更是用心修行,爭取早日達到通玄境,出師之後就可以行走世間,去見識人間萬象,領略世界奇觀。

數年來,又有幾名弟子修煉有成,下山之後,再也沒有返回過,弟子卻總是不多不少,保持四九之數。

有一次,一名師兄對陳頂烈談起一件奇怪之事,每當有一名弟子出師之後,就感覺苦厄真人的功力精進一分,他當時沒當回事,又有弟子學成出師時,就不由想起了那名師兄的話,便留了心。

仔細觀察,發現那名弟子下山後的第三天,師尊變得神采熠熠,修為果然有不少的增進,到了元神境界,功力一絲一毫的增長,都是千難萬難,什麼原因讓師尊修為大進,實在不得其解,疑慮重重。

後來幾次發現,隻要有師兄下山,師尊的修為,必定會有所增長,一個瘋狂的設想,讓他感到毛骨悚然。

師尊吞噬了那些師兄。

這種想法一經出現,立刻在心底生根發芽,不可扼製,每天折磨得他痛不欲生,睡夢中,苦厄真人變成了一隻噬人的狂魔,張著血盆大嘴,對他說道:“好徒兒,師尊碰上了你,就是師尊的緣分,來吧,去陪陪你的那些師兄……”

他每天過著暈暈噩噩的日子,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一日,苦厄真人問道:“烈兒,近段時間,你修煉毫無寸進,整日神情恍惚,是何因由?”

陳頂烈強忍心裏的恐懼,低聲回答道:“師尊莫怪,近日經常夢見家鄉二老思念弟子,我身為人子,卻未能盡孝道,寢食難安,致使心魔叢生,所以無法安心修……”

苦厄真人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後,說道:“你先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