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園(1 / 1)

暑假,在家小住,有機會在兒時居住玩耍的地方,重新拾掇童年的記憶。

小時候,廠區很寬闊,廠房也很高大,倉庫被一一編了號。從住宅區到生產區,是一段好長的路。而今,這段距離似乎被拉近了,或許是因為我長大了吧?

記憶中,那段青磚圍牆邊,有一片荒蕪,父親把它開墾出來,種了很多家常蔬菜,扁豆,絲瓜,豆角,辣椒還有茄子。父親下班後,就去翻土,澆灌,然後摘一籃蔬菜。

我們還養了一群雞。一次吃飯時,我不好好坐著,弄翻了方凳,把一隻絨毛小雞活生生砸死了。我被嚇哭了,父親右手托著那隻小雞,左手在手腕上輕拍,但這種方法終究沒有將它喚醒。不過,父親並沒有斥責我,反倒安慰我好好吃飯,這讓我更加自責,所以至今記得。

夏天的晚上,我們到廠裏的路燈下捉土狗子(一種一寸多長的昆蟲)喂雞,雞吃多了蛋白質,為了回報我們,天天下蛋。有一次,居然下了一枚特別大的雞蛋,比通常的大一倍,父親拿著雞蛋,到處炫耀。那枚“大蛋”後事如何,我已不記清了,大約也是修了“五髒廟”。那時侯條件艱苦,好在父母善於經營,日子也過得順暢。

我和哥哥常常偷偷地溜進生產區,這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棉花重地,嚴禁煙火”。曾經有過頑皮的孩子,偷了家裏的火柴,在廠裏玩出了火災。於是值班的人,格外苛刻,我們是仗著父親的麵子,打著給母親送飯的幌子,才可以進去的。

對於我們而言,廠區就是個樂園。倉庫裏,有的地方棉花堆到橫梁。我們把裝棉花的布袋撕開,爬到棉花堆最高處,在屋梁上把布袋兩頭係上,做了一個簡易的吊床,舒舒服服地躺在裏麵。

還有一種遊戲,現在想起來才知道危險。棉花收購高峰期,倉庫裝不下,就會把棉花堆積在外麵。為了使棉花通風,需要在幾米高的棉花堆下麵,挖出一橫一縱兩條交叉的隧道。我們也見逢插針,常常趁人不備,悄悄地從這邊洞口,爬到那邊洞口。被人發現後告訴媽媽,少不了一頓罵。此時,站在空空的棉花基旁,才明白,倘使那時棉花堆轟然倒塌,埋在棉花堆下,都不會被人發現。

第30間倉庫是最恐怖的,那間倉庫大得出奇,在裏麵說話都會有回聲。聽說那裏鬧鬼,值夜班的人還看見過“白胡老頭”。大人們都不輕易進那間倉庫,何況是孩子。那時,我們都是繞著走的。不過,現在倉庫周圍高大的樹木都被砍伐了,那間陰森的倉庫也明朗多了。

如今,站在曾經繁榮過、沸騰過的廠裏,眼前是一片蕭條。工廠被買斷,工人散盡,機器也被賤價變賣,連厚門板被扳得七零八落,空空的廠房,張著大嘴,如饑似渴。這是父親曾經保衛的工廠,不知道他站在這裏,會不會難過?

清晨,買早點時,發現賣大餅的,居然是以往的鄰居龍大姐,隻是現在已是一臉“奶奶相”,滿是皺紋。是歲月的痕跡,還是生活的拖累?我不知道。

聽說廠裏的基地轉讓了,老房子都要拆遷,過段時日,這裏又是高樓林立。下次回來,此處將是物非人也非了。走過故園,由不得再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