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人間送小暖(1 / 1)

再讀《汪曾祺精選集》,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一個字——暖。讀他的作品,宛如在傾聽一位長者回味著故鄉的奇聞舊事,故事中有你,也有我。汪曾祺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所歸納的:“我的繪畫和創作,都是為人間送小暖!”真誠和美是他作品的核心。

他的小說多寫童年、故鄉,記憶中的人和事,淳樸自然,清淡委婉地表現和諧的意趣。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並在小說散文化方麵,開風氣之先。

有人說“土性(民間性)是他全部的審美基調”,作為20世紀的“鄉土作家”,汪曾祺的作品裏無處不在的鄉愁與市井人物,奠定了他作品的基本風格。《汪曾祺精選集》中,幾乎以人物傳記的形式,描摹了一群記憶中撚熟於心的眾像相:五花八門的能工巧匠、倒了運的農民、各種各樣的商人、邂逅的囚徒、見多識廣的食客、淳樸的勞動婦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風流倜儻的名士,社會中各色人物,被他信手隨筆,個性形象,躍然紙上。這也是他深厚的文化積澱和開放性思維空間流露。

《汪曾祺精選集》選取汪曾祺45篇短篇小說。除了幾篇根據民間傳說改寫的故事外,其餘的都是以市井人物為藍本的鄉土故事。

《大淖記事》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描寫小錫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兒巧雲的愛情故事,挺拔廝稱的十一子和心靈手巧的巧雲在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了感情,作品同時以散文的筆調,細膩的描寫了大淖的風光、世俗和人情。

《汪曾祺精選集》中,風土和人情是緊密相連的。《鑒賞家》中的葉三,可以從細節中準確地判定畫家的畫,雖然語言極少,但句句是金,甚至能挑出畫家的不足,他是一個真正在鑒賞家。

汪曾祺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作家,詩、文、字、畫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小說中,保留著眾多繪畫的技藝。他在寫小說,也是在繪畫,描繪一副副風土人情畫,畫中無處不在的鄉愁。《異秉》、《受戒》、《大淖記事》、《歲寒三友》、《八千歲》……哪部作品沒有留下他的故鄉高郵的倩影?

風俗畫小說體是樸素的,也是自然的。《汪曾祺精選集》是一組由文字勾勒而出的風俗畫。《大淖記事》中巧雲給十一子喂尿,讓人想起民間流傳的秘方,童子尿可以用來治療內傷。《受戒》一開始,就寫出了他的家鄉出和尚,這裏叫“出家”,當和尚儼然與彈棉花、箍桶、當畫匠一樣,成為一種謀生的職業。在這種民俗心理支配下,海明與小英子產生感情,就不以之為怪了。汪曾祺確實很懂得用中國特有的民俗形式來表達感情,讓讀者從風土人情中得到共鳴,並產生一種衝動,試圖在身邊找尋與之雷同的奇人佚趣。

汪曾祺的作品,依依神韻中帶來一種詩意和美的情調,“一庭春雨,滿架秋風”,是一種觸摸不透的濃淳;又有“籬下小蔥小菜一樣清新自然”。掩卷遐思,更是一種難以釋懷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