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書的溫度(1 / 1)

書是有重量的,但它的重量通常是在當作廢紙處理時,才被反應在秤杆上的。書也是有溫度的,它的溫度,也是很難用溫度計來測量的。事實上,書的分量並不是指它有多少千克,因為知識不是以多少錢一斤來交易的,書的分量是指它對心靈產生的震撼與穿透,它可以讓孤獨的人不再寂寞,讓恐懼的人不再驚悸,憤怒的人不再激進,無助的人不再彷徨。同樣,書的溫度也不在於它可以點燃多少火焰,而在於給予人心靈多少的滋潤、慰籍與安撫。

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折射出書的分量與溫度,它讓人內心感受到無盡的溫暖、振奮與寧靜。捧一卷書,宛如圍爐夜話,傾聽諄諄教導,潤心無聲,它給予讀書人以信心、毅力乃至優雅的性格和美好的品質。

鄧青青,這個可愛四川小姑娘,家境貧寒,平時她所做的就是努力讀書。她的家距離學校很遠,每天晚上放學回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一邊往家趕,一邊就著手電筒光亮看書。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小青青被埋在廢墟底下,坍塌的教室,厚重是殘垣斷壁,阻斷了五月的陽光。五月的太陽,應該是燦爛熱烈的,困在倒塌的教學樓下的小青青,卻觸摸不到陽光的溫暖,聞不到陽光的芬芳。饑渴、寒冷、黑暗乃至恐懼,重重包圍著她,這個無助的小女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打開手電筒,就著微弱的光芒,在廢墟下看書!等救援部隊將她從廢墟下解救出來的時候,她依然在看書,因為,她說:“隻有看書,才可以忘記饑渴寒冷,才可以克服對黑暗的恐懼。”書,以它獨特的溫度,在危難時刻,陪伴了這個小女孩,溫暖了這個孤獨無助的小女孩。

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他也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書是有高度的,它可以讓你挺起胸膛;書是有氣度的,它可以讓你容納百川;書也是有風度的,它可以讓你氣度非凡;書更是有溫度的,它可以激起你心中的火焰,讓你勇敢地直麵孤獨、恐懼甚至是死亡。書就是這樣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書籍在你我的生活中,有如敦厚的聖母,以她溫暖、恬靜的懷抱,撫慰著你,寬慰著你。你的思想,你的氣質,你的生活,你的快樂,乃至你的哀傷,都在它的光環之下。你會因為書籍的光芒而絢爛起來。

人是靈性的生物,她之所以超越其他動物,就在於她是有思想。人的思想就是一尾鮮活的魚,需要水作為它起舞的支點。書籍就是水,越往深處越保持著它恒久的溫度——4℃。一尾快樂的魚,在溫暖柔和的水中,自由自在地輕盈舞弄清影。

讀書吧,在寒冷的冬夜,讀書可以取暖;在孤獨彷徨的時候,讀書可以幫你尋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喧囂的時候,讀書可以讓你平和;消極倦怠的時候,書籍會揚起你生活的風帆。

生活因為讀書而精彩。擁書在懷,感受它的溫度與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