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脫身瑣碎(1 / 1)

周末,還未起床,就盤算好一天的工作計劃。計劃安排周詳,算得上統籌學中最優化方案。

但計劃終歸是計劃,很容易被“變化”打破格局。剛開始就卡了殼,本來預定半個小時在網上淘一件衣服。結果,左看,右看,橫向比較,縱向詢問,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打了水漂。答應編輯今天整理好的稿件還沒有著落,這本來是安排在上午處理的。午飯的時間快到了,我已經聞到樓下飄來的菜香。兒子一個勁催促,不得不放下手裏的活,從書房轉戰到廚房。

做飯時暗自尋思,如果買衣服不那麼挑三揀四,或許就能完成既定目標,都怪自己太多瑣碎。

多年前,快畢業的學生們忙裏偷閑地寫著畢業留言冊,很多學生早早向我預定,拍畢業集體照時一定要與我合影留念。如果請攝影師照相,費用必定不薄。為了幫助學生節省開支,我主動提出將家裏的照相機帶來給他們使用。

誰知道意外發生了,學生在搶著拍攝時,不小心將相機跌落在操場的水泥地上。就在相機掉下來的刹那,本來喧鬧的人群,頓時鴉雀無聲,好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蒙住了嘴巴。那個摔壞相機的學生,嚇得臉色慘白。一部三千多元的照相機,當時抵我三個月的工資。學生們也知道它的價值。

在場的學生都嚇傻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地上的相機,包括我。還是我最先反應過來,拾起相機,相機上麵的邊框已經開了裂,我使勁把它往下壓一壓,不見效果。再試著拍攝,畫麵模糊。那個做錯事的學生主動走到我跟前,怯生生地說:“老師,我賠!”好幾個學生也圍攏過來,“老師,我們集體賠!”眼前這些農村中學的孩子,他們哪裏有錢來賠償呢?我定了定神說,我先去修修看吧。

相機修理過的效果依舊不佳,清晰度差遠了。學生們再來詢問需要賠償多少錢時,我故做輕鬆地說:不用了,修好了。也許是工作繁忙,這件事不久就淡忘。相機是個冷淡物件,派上用場的機會畢竟不多。隻是偶然使用時,才想起它的功效遠不如昨。那個能讓人心疼很久的損失,並沒有讓我輾轉怨悱,更沒有成為我與學生心存芥蒂的障礙。

前段時間,朋友們聚會。酒店門前,已經泊了很多車輛,我擔心車子被刮,想停在最裏麵。一不小心,隻聽“砰”的一聲,我的腦袋“嗡”的一下,知道壞事了。下車檢查,是車頭碰到電線杆,掉了一大塊漆。說真的,我寧願自己的額頭被碰破,也不願意車子掛彩,開車的人都心疼車。按照常規,我應該打電話給保險公司,等他們派人來處理,接下去是繁瑣的等待。到那時,不僅是我,在座的朋友興致都泡湯了。想一想,掉塊漆也無大礙。安頓一下情緒,輕鬆地上了樓。

大多數時間,車是停在樓前的樹下,時常蒙上一層灰塵。遠遠望去那塊傷痕也不顯眼。我慶幸自己沒有小題大作。

其實,不經意中陷入生活瑣碎的大有人在。將自己從這些瑣碎中解脫出來,不像祥林嫂那樣反複咀嚼苦果,不憤世嫉俗,少怨天尤人,不僅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使身體獲得自由;更能讓心靈獲取解脫,讓形體充溢淡定坦然的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