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家人的錯

敘事作文

作者:沈家晨

我和媽媽有一個約定,每天都要跳繩一百個,我覺得能鍛煉身體,媽媽說還能培養我堅持不懈的品質。平時要上學,隻有晚上有時間。一個周六晚上,等媽媽跳完後,我正要開始跳繩,爸爸從吃飯的房間走了過來,說:“太晚了,你不要跳了,影響奶奶睡覺。”可是我還沒有完成當天的任務呢,就很生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把繩子扔在地上,柄壞了。本來我也不是想和爸爸發脾氣,可是爸爸把我的行為理解成了是在對他發脾氣,他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從地上撿起繩子,對我大吼:“不就是一根破繩嗎,有什麼好跳的?不準跳!”說完,他雙手用力一拉,繩子就變成了兩根了。我一看繩子完全壞了,立刻大哭起來:“你怎麼把繩子弄壞了?媽媽都跳好了,我還沒有跳呢,你幹嗎不讓我跳?嗚嗚……不跳就不跳,我明天再買一根,明天跳二百個,嗚嗚……”爸爸看到我這個反應,也愣住了,就沒好氣地說:“壞了就壞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現在就去給你買,行了吧?”

原本媽媽是坐在旁邊沒怎麼說話,看到我們父子倆這個樣子,知道真的出問題了,終於出來說話了,對我說:“不要哭了!”又轉向爸爸說:“不要去了,太晚了,明天我去買!”可是爸爸偏偏要去,一個勁兒往門口走,還要去推摩托車,於是,已經睡覺的奶奶也出來加入了勸說的行列……

終於在奶奶和媽媽的勸說下,事情過去了。不過我從這件事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互相不理解的事情要進行溝通和交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以後再發生類似的問題,我要注意和他人好好地溝通,不能再讓家人之間有誤會而不開心!

(指導教師: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