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以“設計嬰兒”嗎
新知
作者:悠悠
日前,中國中山大學基因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黃軍就等人,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課題組利用CRISPR/Cas9係統對人類胚胎基因組改造的研究結果,由此也引發了新一輪的倫理學爭論。
倫理問題想避也避不開 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不能存活”的受精卵來進行研究。這種受精卵含有一個卵細胞和兩個精子的三個細胞核,從而不能正常發育成嬰兒。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最近很火的叫做“CRISPR/Cas9”的生殖細胞係剪接技術,來剪切受精卵中人的HBB基因,因為HBB基因突變會導致β地中海貧血症,該疾病會導致血液失調,造成患者死亡。
黃軍就認為,他們的研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模型,一個比動物模型或者成體細胞更接近正常人類胚胎的模型。“我們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種模型真正發生了什麼,而不是在沒有數據的前提下,口頭討論會發生什麼。”課題組為了避免倫理爭論,一開始就設計了“不能存活”的三核受精卵來進行研究,但還是引來了一係列的爭論。
一些人認為,基因編輯胚胎研究具有光明的未來,因為它能在孩子出生之前來消除嚴重的遺傳性疾病。而另一些人認為這種研究跨越了倫理底線,因為這種胚胎修飾是可遺傳的,可能會對未來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還有人擔心,因為這種技術的簡單易操作,會有人進行不安全或者不道德的應用。
技術上不成熟停止研究 研究人員指出,在對人體胚胎使用“CRISPR/Cas9”生殖細胞係剪接技術出現了“嚴重的障礙”。非靶向突變的出現也說明這一技術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這些非靶向的突變通常都是有害的。
黃軍就表示,他們隻檢測了一段基因組,所以隻發現了一部分非靶向突變。如果做全基因組測序,會發現更多的非靶向基因被修飾了。雖然黃軍就認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不正常”的三核受精卵,因為在利用該技術研究動物胚胎和人類正常體細胞的時候,並沒有這麼糟糕的結果。但是,鑒於從來沒有對“正常”的人類胚胎進行這方麵的研究,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最終,黃軍就認為如果想在醫學上應用“CRISPR/Cas9”技術,還需要改進該技術的準確性和保真性。
黃軍就說:“如果要對正常人類胚胎進行實驗,成功率必須接近100%,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停止研究,當前我們認為這項研究過於不成熟。”
美國《技術評論》雜誌稱,目前全球有多個類似實驗已經計劃好或正在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促進基因療法的發展,比如或許可以在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療上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