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功功率補償對電力工程配電網的影響及應用(2 / 2)

3.2.3 杆上補償。在配電網中絕大多數的公用變壓器無低壓補償,從而限製無功功率的補償度。因此,對於配電網無功功率的缺口還必須通過變電站和發電廠來填補。而無功功率通過線纜傳輸,從而增加配電網的損耗。因此,應把10kV戶外並聯的電容器安裝在架空線路杆上進行無功補償,以提高配電網的功率因數,從而實現降損升壓的目的。但安裝在杆上的電容器與變電站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因此難以裝配保護措施,對其的控製成本也比較高,且保養維護的難度較大,工作量較多,且安裝環境受限因素較多。當線路處於輕載狀態下,應避免配電線路出現過補償及過電壓。因此,必須要合理控製杆上補償的安裝點,無需進行分組投切,且要控製好其容量。

3.2.4 終端補償。隨著低壓用戶用電需求量的不斷增多,也就意味著對無功功率的需求也相應增大。因此需要對終端進行補償,以降低電網的損耗與維持網絡電壓的水平。但終端補償方式的補償點比較分散,其管理難度比較大。而且負荷的不同波動使大部分電容器在輕載狀態下容易形成閑置,導致設備的利用率不斷降低。

3.2.5 配電線路補償。通過配電線路進行的無功功率補償,該補償方式主要應用於配電線路中,主要安裝在配電網線路主幹的2/3位置上。每個集中點都要安裝一個能夠承受10kV電壓的電容器,雖然這種補償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電線路的無功損耗,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電氣設備長期處於露天環境下,容易受到人為、雷擊等因素的損害,當配電線路出現故障後,難以實現對線路的及時、有效搶修。

3.2.6 隨機補償。隨機補償就是基於隨機的原則進行無功功率的補償,該補償方式一般將無功功率補償的電容器安裝在供電企業的電動機兩側,通過補償電動機無功功率,從而實現降低功率損耗的目的。

3.3 選擇合理的無功補償裝置

在電力工程配電網中,若想選擇一種合理、可行的無功功率補償裝置,必須要充分考慮配電網中對不同的電壓需求及其補償裝置技術特性等因素後才能決定選擇哪一種無功功率補償裝置。現階段,我國電力工程配電網最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裝置主要包括高壓裝置、中壓裝置、低壓裝置三種。

3.3.1 高壓裝置。高壓裝置主要應用在高壓配電網絡中,主要是以高壓並聯電容器的補償裝置。該裝置通常安裝在10kV變電站中的主變壓器側,主要是為了降低主變壓器無功功率的損耗,改善配電網中的功率因數,且改善變電站出站端的電壓,從而實現提高變電站輸出電能質量的目的。

3.3.2 中壓裝置。幹式自愈型並聯電容器是我國當前中壓補償裝置中最常用的裝置,通過幹式自愈型並聯電容器實現對中壓網絡進行補償。該設備的電容元件主要由金屬薄膜卷製作而成,並在卷繞後進行頂端的噴漆,並通過導線焊接將其引出;而元件的外部主要通過樹脂封灌而成,能實現絕緣空氣的目的。

3.3.3 低壓裝置。相對於高壓裝置與中壓裝置,低壓裝置在我國無功功率補償中的應用更為廣泛。低壓裝置通常安裝在電力工程配電網變壓器中的低壓側或者安裝在單台低壓電動機側。該裝置不僅能在和電動機啟動或停止時進行無功功率補償,還能對高層建築、賓館、車間等配電房進行無功功率補償。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工程配電網在運行時,隨著大量無功電流的流動,既會使電網中線路的損耗增加,也會對電網的供電質量造成影響,從而影響配電網的穩定、可靠運行,對電力供應企業及用電用戶都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無功功率對電力工程配電網影響的分析,並選擇合理的補償方式與裝置,才能降低電網線路的損耗與提升電網供電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卓靈.基於電力工程配電網的無功功率補償應用分析[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2,29(10).

[2] 李海龍.淺談電力工程背景下配電網無功功率補償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1).

[3] 邢棟.淺談無功功率補償在電力工程配電網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2,28(15).

[4] 陳慧湘.淺淡無功功率補償在電力工程配電網中的應用[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4).

[5] 楊騰棟.無功補償及其對電力係統電壓穩定性影響的分析[D].貴州大學,2007.

作者簡介:廖國東(1957-),男,國網重慶市大足區精誠電力發展總公司電氣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建設供用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