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探討
交通運輸
作者:劉秀芳
摘要:路基工程是公路的基礎性工程,路基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旅客乘車時的舒適度、日常的行車安全以及公路使用品質。一般由人為和自然兩種因素對路基質量產生影響,公路病害問題時有發生,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施工質量問題所致。文章論述了路基施工的技術問題,以增加路基的強度,保證路麵的穩定和耐用。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施工技術;填料;挖方
中圖分類號:U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5-0097-03
公路路基呈線狀,具有受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響較大、露天作業、路線長等特點,在整個的公路建設施工中,一旦路基施工質量存在問題,不但會影響到公路建設的整體施工質量,而且還會破壞到公路的日常使用。
1 路基填料選取和壓實
1.1 路基填料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中對最大粒徑和最小強度的規定,進行路基填料的選擇。
第一,公路建設中,土方路基的施工往往是就地取土,路基填料要選擇符合規範要求的砂性土、粘性土等。
第二,輕型材料或者水穩性好、強度高的材料尤其適合用作高填方路堤的填料。透水性和水穩性都比較好的材料多用於被水浸、淹的部位。無機結合料、輕質材料、透水性材料等多用作結構物和橋涵的回填填料。直接回填時,不能取用不透水的材料。
第三,當無法按照施工規定的強度進行路基的填料時,應該對填料加以加工處理,要充分利用水泥、石灰等穩定材料對填料加以處理,或者采用換填或者取用摻和粗粒料等方法。如果對那些沒有標明等級的公路進行施工的時候,在進行到高級路麵的鋪築時,也要嚴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中的規定進行。
1.2 路基壓實
路麵路基的壓實環節也比較重要,如果路基壓實了,既能增長公路的使用時間,也能削減一部分額外用於道路養護的費用。與之相反,如果做不好路基壓實工作,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施工,就會使道路無法正常使用,並且使道路維修和養護的費用增多。公路建設中,路基施工多是土質路堤,土質路堤的壓實度應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規定。
第一,性質不同的路基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築、分層碾壓。處於同一水平麵、整個寬度的路基進行施工時,不得混合填築,需采用相同的填料每種填料的填築層壓實後的連續厚度不宜小於50cm。填築路床頂最後一層時,壓實後的厚度應不小於10cm。填土分層的壓實厚度要在施工前就要確定下來。20cm是最大的壓實厚度,不要超過這個厚度值。將填築層壓實後,每層的寬度要大於或者等於設計寬度。
第二,橋涵及結構物的基坑回填應分層填築、分層壓實,分層厚度宜為10~20cm。用小型的夯實機具對二級以上(包括二級)公路進行施工時,壓實度在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分層壓實厚度要小於15cm。
第三,路基上層要填築凍融敏感性小或者潮濕的填料,路基下層使用較小強度的填料。透水性比較好的填料要用在臨水路基範圍內或有地下水的路段。路堤要分層填築,從最低處開始,一層一層地壓實。
第四,在碾壓時應采取先靜壓後振動壓實、先壓兩邊後壓中間、先輕後重、先慢後快的方式進行碾壓。壓路機碾壓輪應重疊輪寬的1/3~1/2;運用振動壓路機進行路基碾壓時,第一遍要靜壓,不啟動振動,接著慢慢啟動振動,漸漸加速,由弱振向強振過度。每種壓路機最開始啟動時,一般都要選擇慢速,最大碾壓速度不宜超過4km/h。
第五,對現場的監測控製要進一步加強。在路基填築過程中,完成一層碾壓後,要立即對路基寬度、彎沉、平整度、壓實度、中線偏位、縱斷高程等指標一一檢測,檢測頻率和方法要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的規定,隻有各項指標合乎要求後,才能進行上一層的填土填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