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探討(2 / 3)

1.3 過濕土質的壓實要求

在某些地區,環境和氣候均比較潮濕,這就給壓實路基帶來了難度,會比正常情況下的路基壓實工作難很多,如果土質過於潮濕,第一步要根據壓實度所設計的數據標準,下降2%~3%進行壓實,將其土層的天然稠度降低到1.1以下,液限控製在40以上,輕型的壓實標準適用於下路床的填料施工;然後對填料性質加以改善,要將相對較多的生石灰的量用在土中,或者進行加固處理,例如可以采用水泥等吸水材料。

2 挖方路基施工

2.1 分層開挖

要采取分層開挖的方式,進行自上而下的開挖,絕對不能掏底開挖,也不能超挖亂挖。開挖過程中,一旦發現土層性質與設計不同,應立即對挖方邊坡和施工方案做出修改,同時馬上按程序向上級報批。

2.2 精準定位

依據開挖地段的標高、橫斷麵和路基中線,對開挖邊線進行精準定位,並提前做好排、截水設施的準備工作,截水溝和邊溝應該自下而上的開挖,施工過程中,土石方工程所用到的臨時排水設施要與原有的、永久性排水設施有機地結合起來。

2.3 分層施工

開挖路基應該分層次進行施工,有的土方可以作為回填路基的材料,開挖時應該進行分類,以方便使用。

2.4 深挖施工

路基需要進行深挖施工的,首先要熟悉邊坡防護的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編寫詳盡的施工方案,審批通過後才可以實施。在具體施工時,應該邊開挖邊核查地質,同時監測邊坡位置的穩定性,發現異常,及時聯係設計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3 軟土地基的處理

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技術非常重要,它能夠有效防止路麵發生沉降,決定了路基的穩定。處理軟土有很多方法,此處重點介紹常用的三種:

3.1 開挖換填法

通常情況下,如果地基軟土層的厚度小於2m,可以使用開挖換填法,把地基特定深度的土層全部挖出,換填碎石、灰土等,並進行壓實處理,這些材料強度大,穩定性強,不容易被侵蝕。

3.2 輕質路堤

選擇合適的路堤材料,能夠有效降低地基的承重力。當前,國內填築路堤多選用粉煤灰,它材質較輕,不會增加路基重量,而且容易被粘質土包裹,有助於增加路基的穩定性。

3.3 灰土擠密樁

對於軟土層的含水量過大或者過小的地區,常使用灰土擠密樁方法進行處理。如果軟土層含量小較少,應該先進行潤濕,以增加土層的穩固性。如果含水量較大,則應該先進行吸水,然後才能施工作業。

4 排水工作

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水的影響,水的侵蝕會給路基造成直接影響。路基施工要處理好排水工藝,在規劃設計時做到與周圍環境的排水係統保持一致,不僅能有效保護農田的水利設施,而且也能保護周圍環境。在相關方麵,排水施工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因為個別因素影響整個施工進程或是造成安全隱患。通常情況下,路麵排水施工采用兩種方式,即集中式排水和分散式排水,其目的是保證降水能夠及時排除,避免降水淹沒路麵或是到處滲漏,影響邊坡的穩定和堅固。在路麵排水施工時,主要使用急流槽和截水溝兩種處理方法。地下排水施工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有滲井、盲溝、暗溝等。

5 路基的防護工作

在修築路基的施工過程中,自然環境的變化會對路基造成一定影響,損害地層原有的平衡,因此路基防護工作非常重要。路基防護施工處理時,有兩個重點防護對象,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