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淩晨3時,張自忠指揮第59軍右翼隊強渡沂河。占領東岸後,即向日軍的右側發起猛烈攻擊,日軍頓時陷入混亂。張自忠指揮部隊殲滅日軍2000多人。並在以後數日,逐漸奪回亭子頭、大太平、徐家太平、沙子嶺等多處據點。
日軍於3月16日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向第59軍陣地反撲,受到第38師官兵頑強抗擊。
龐炳勳的守城部隊看到張自忠將軍援軍趕到,士氣大振。3月18日,第59軍與第3軍團內外夾擊,分別從東麵、南麵和西麵三個方向,攻擊湯頭、王疃、傅家池附近的日軍,經過3天激戰,日軍狼狽向莒縣逃竄。
這次戰鬥,張自忠與龐炳勳密切合作,共殲滅日軍3000多人,擊落飛機1架,擊毀坦克6輛,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和軍用物資,取得了臨沂戰場的第一次勝利。中國軍隊也付出了傷亡3000多人的代價。
3月23日,日軍第21旅團補充兵員,得到第5師團增援後,再次向臨沂發動猛攻。龐炳勳指揮部隊在沂河西岸堅守,逐步撤退到臨沂近郊。龐炳勳深感兵力不足,連特務營、學生隊都投入戰鬥。
李宗仁為了守住臨沂這個要點,再次令張自忠率部馳援臨沂。此時,台兒莊戰役已經打響,臨沂的得失,直接關係到台兒莊戰役的成敗。
3月24日,張自忠指揮第59軍主力,從臨沂西北方向對日軍的側背發起攻擊,一部分兵力前往臨沂城,增援龐炳勳堅守臨沂。
第59軍向日軍發起攻擊之初,進展順利,但日軍稍作調整後,憑借優良武器裝備,向第59軍進行反撲。激戰持續了數日,日軍遭到重大傷亡。當日軍增兵,全力爭奪茶葉山時,張自忠令總預備隊投入戰鬥,日軍反攻受挫。
3月29日下午,張自忠下達了全軍總攻擊的命令,在中國軍隊的強大攻勢下,日軍被迫撤退。當追擊到沙嶺子時,日軍突然停止退卻,憑借已有工事和優勢火力頑強抵抗。國軍幾次衝鋒,都未湊效,部隊遭受重大傷亡。在這千鈞一發關頭,張自忠拿起筆,寫下三條手令。手令中寫道:
“敵人亦到最後關頭,看誰能忍最後之一秒鍾,誰就能成功。我困難,敵之困難更大;我苦戰,敵之苦處數倍於我,望率所部撐眼前這極小之時間,甚盼,甚盼!”
張自忠的手令傳到部隊,士氣大增。在中國軍隊震天動地的衝殺聲中,日軍再次敗退了。
4月初,日軍重新組織力量,對臨沂發起第三次攻擊。此時,第五戰區國軍,已對孤立冒進的日軍磯穀師團基本形成了包圍,一旦日軍第5師團突破臨沂,與磯穀師團會合,將對台兒莊地區作戰造成重大威脅。為此,李宗仁嚴令龐炳勳堅決守住臨沂,拖住板垣征四郎的後腿。
4月19日,日軍飛機對臨沂城進行猛烈轟炸,日軍地麵部隊看到臨沂城西城門被炸毀,立即發起衝鋒,湧入臨沂城。龐炳勳和張自忠指揮部隊,同日軍一條街一條街的爭奪。那幾天,臨沂城內,街街巷巷都在發生肉搏戰,官兵決不放棄臨沂。直到台兒莊戰役接近尾聲時,中國軍隊才奉命退出臨沂,向郯城等地轉移。
持續數月的臨沂保衛戰,張自忠、龐炳勳兩部互相配合,挫敗了日軍最精銳的第5師團,使其與第10師團在徐州北麵會師的企圖成為泡影。張自忠捐棄前嫌,精忠報國的業績永載史冊。
臨沂戰鬥,我軍傷亡9000多人,為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戰後,張自忠提升為第27軍團軍團長,同時兼任第59軍軍長,晉升上將軍銜。
日軍第5師團向臨沂進攻的同時,第10師團以第33旅團為基礎組成的瀨穀支隊,從鄒縣以南地域沿津浦路南下,攻占了界河,迂回到國軍第22集團軍的側背。
第22集團軍下轄第41、第45軍,孫震為總司令,1938年1月進至臨縣、滕縣。2月,第122師師長王銘章,被任命為第41軍前敵總指揮。
日軍進攻滕縣,王銘章臨危受命,川軍雖說1個師,實隻有兩團多人。北線西路日軍的進攻直接威脅到徐州的安全,此時徐州空虛,援軍尚未調到。蔣介石當即向第五戰區下達命令:“第41軍王銘章,務必死守滕縣三日,以待增援部隊鞏固徐州。”
北線西路日軍南下如此迅速,李宗仁為阻止北線西路日軍的進攻,確保徐州地區的安全,於2月10日令第3集團軍總司令孫桐萱,指揮所屬部隊向運河以東推進,襲取濟寧。
孫桐萱指揮第22師強渡大運河,攻入濟寧城,與日軍在濟寧城內展開激烈的巷戰。由於日軍及時得到增援,第22師遭受重大傷亡,被迫於2月17日晚撤到運河西岸。中國軍隊雖然殲滅日軍1000多人,但未實現奪回濟寧的意圖,部隊傷亡3000多人。磯穀廉介指揮部隊不斷向南推進,兵臨滕縣城下。
進攻滕縣的日軍由第10師團第33旅團瀨穀啟少將指揮,共1.5萬餘人。這路日軍人數雖然不多,但配備了眾多炮兵,在炮兵火力上有較大優勢。天剛剛亮,日軍的飛機就飛臨滕縣上空,對滕縣狂轟濫炸,炮彈一陣接一陣地落在滕縣縣城。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守軍陣地發起攻擊,國軍在師長王銘章指揮下,拚死堅守。孫震也於當日趕到前線,鼓勵士氣。
3月15日,日軍陸續增加部隊,上萬日軍向滕縣右側迂回,加強了對滕縣的進攻。下午5時,日軍主力向滕縣逼近。
此時,王銘章能夠指揮的守城部隊,隻有8個步兵連、1個衛生隊,連同滕縣縣城的警察和保安隊,一共不到3000人,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隻有近2000人。麵對裝備精良日軍的連續進攻,王銘章臨危不懼,指揮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把日軍的進攻擊退。
3月16日,從黎明開始,日軍向滕縣東北方向發動猛攻,上萬發炮彈瀉落城內,飛機整整轟炸了一天。第127師師長在戰鬥中負傷。堅守滕縣外圍各主要據點的國軍互相隔離,被迫各自為戰,一些據點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根據孫震的指示,王銘章把城外兵力收縮到縣城內防守。滕縣仍在國軍手中。
日軍優勢兵力久攻不克,磯穀廉介惱羞成怒。當天晚上,他把全部日軍、70多門大炮、近50輛戰車調集過來,把滕縣鐵桶般包圍起來。
滕縣戰局越來越嚴重,第22集團軍在臨城隻有第41軍特務營,孫震為解滕縣之圍,命令特務營營長率3個步兵連星夜出發,急行軍趕往滕縣增援,孫震身邊隻留下1個手槍連。
3月17日拂曉,日軍向滕縣猛烈炮擊和轟炸,每分鍾都有幾十發炮彈落到縣城。敵機接連不斷地投彈掃射,到處硝煙迷漫,一片火海。東南角的城牆被炸塌了,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缺口衝擊。王銘章指揮官兵用機槍、手榴彈頑強抗擊。陣地上到處是國軍的屍體和日軍的屍體。
下午,日軍繼續用重炮猛烈轟擊滕縣,敵機的攻擊越來越頻繁,預先構築的工事幾乎夷為平地,團長王麟在炮火中犧牲了,守城官兵大部分在同日本兵的拚殺中光榮殉國。陣地上剩下的人都已血肉模糊,連麵目都分不清了。
王銘章意識到,這是軍人報國的最後關頭,他給孫震發了最後一份電報:“目前敵用重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多處,敵步兵屢次登城,屢被擊退。”王銘章最後表示:“決心死拚,以報國家,以報知遇。”
發完電報後,王銘章神情泰然。他看見滕縣縣長周同站在身邊,即語氣和藹地說:“周縣長,你可以走了,你應該走了。守城,有我指揮。”
周縣長平靜地說:“王師長,守土有責這四個字,我是明白的。抗戰以來,隻有殉國的將軍,沒有殉職的地方官。我們食國家之祿的,非常慚愧!我為一縣之長,決不苟生,我要做一個為國犧牲的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