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日軍步兵第28旅團攻占鄆城,荷澤暴露在這路日軍的進攻正麵。防守荷澤的國軍第23師師長李必蕃,感到敵情嚴重,嚴令第68旅組織反攻,奪回鄆城。
第68旅出發後,李必蕃親自帶領直屬隊前往增援。第68旅還沒有得到休整,加之日軍炮火異常猛烈。部隊多次組織反攻,仍然沒有奪回鄆城。李必蕃立即調整部署,把第67旅配置在荷澤左側,68旅部署在荷澤右側,嚴令全師各部隊抓緊時間做好戰鬥準備,死守荷澤。
6月12日,日軍第14師團南渡黃河以後,以一部兵力前進到內黃集附近,截斷了隴海鐵路。等於截斷了中國軍隊向西撤退的後路。
5月13日,日軍第13師團前進到徐州西南的永城,占據了徐州西南方向的有利地域,從西南麵包圍徐州。第9師團沿津浦鐵路前進,攻占了宿縣。南線日軍攻占永城、宿縣後,從南麵形成了對徐州的合圍態勢。
5月14日,日軍第28旅團,憑借化學武器和重炮的猛烈攻擊,突破了荷澤外圍陣地,把荷澤城四麵圍困起來。日軍攻城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排炮幾乎沒有間隙,炮彈接二連三地落在中國軍隊陣地上。日本兵緊隨炮火衝上來,李必蕃師長一聲令下,官兵們一齊向日軍射擊,打得日寇東倒西歪。
在日軍一次接一次的炮擊中,荷澤防禦陣地被炸成了一片廢墟。部隊傷亡很大,有的連隊隻有幾名傷兵還堅守在陣地上。師參謀長黃啟東英勇殉國,劉冠雄團長也在戰鬥中犧牲。李必蕃師長在激戰中身負重傷。隨從副官急忙把李師長攙扶下來,組織直屬連殺出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李必蕃從昏迷中醒來,得知荷澤被日軍攻占,悔恨交加,決定以一死來激勵將士繼續抗日。他吃力地取出一份地圖,寫下了“願我同胞,努力殺賊”的遺言,趁護理人員不注意,猛地舉起手槍,在自己頭上開了一槍,以身殉國了。
荷澤失守當天,日軍第14師團主力攻占曹縣,第16師團主力攻占金鄉。部署在這一地區的國軍,沒能阻止日軍的進攻,使徐州地區防線被日軍突破。
5月15日,沿津浦路北上的日軍第3師團攻占大營集以後,在第9師團左翼支隊的配合下,向徐州挺進。
在10天時間裏,南北兩路日軍完成了對徐州地區的合圍。這使蔣介石等人感到十分意外,他意識到在黃河與淮河之間的狹小平原地區,同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決戰,是不現實的。要消滅日軍,必須另謀他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5月15日,蔣介石下達命令:“避免決戰,撤離徐州。”
國軍60萬人的安全撤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5月16日,李宗仁根據蔣介石命令,下達了第五戰區各部隊脫離徐州戰場的命令:
劉汝明指揮第66軍,占據徐州有利地形,掩護各部隊撤出徐州戰場。第24集團軍留在蘇北。第69軍同海軍陸戰隊一起,在魯南、魯中地區開展遊擊戰。第五戰區主力部隊分成5路,分別向徐州西南方向突圍,向河南、安徽邊界山區撤退。
李宗仁部署完撤退任務後,心情格外沉重,數十萬部隊撤到桐柏山區,退到江南水網稻田地,進行遊擊戰爭,是否可行。
5月18日,李宗仁同白崇禧、劉斐等第五戰區長官部的人員一起,在第31軍和第7軍1個師的掩護下,從蕭縣以南地域突圍,向阜陽前進。一路上,日軍飛機不時臨空偵察。為免遭意外,李宗仁一行白天隱蔽,夜間行軍,在途中行軍7天7夜,終於到達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