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海軍是照這種方式部署的:2艘戰列艦、4艘輕巡洋艦、幾艘潛艇、8艘驅逐艦,以及大約200艘比較小的但是很有用的掃雷艦和反潛艦隻。大部分停泊在樸次茅斯和普利茅斯。這些艦隻都在英國的控製之下。在亞曆山大港有法國戰列艦1艘,巡洋艦4艘,其中3艘是裝有8英寸口徑大炮的新式巡洋艦。這些艦隻由強大的英國戰鬥艦隊掩護。在地中海西部的奧蘭及附近的米爾斯克比爾港,停泊著法國艦隊中兩艘最好的“敦刻爾克”號和“斯特拉斯堡”號,這兩艘戰鬥巡洋艦建造的目的,就是要質量上達到世界一流。此外在法國殖民地也有大量法國海軍的各類戰艦。
對於所有法國戰艦,英國製定的“弩炮”作戰計劃確定,凡是能夠接近的法國艦隊,都同時奪取、控製,或有效地使之失去作用或予以擊毀。
7月3日清晨,在樸次茅斯和普利茅斯的所有法國艦隻,都被英國奪取,加以控製。這一行動是突然的,英國使用占絕對優勢的武力加以控製。除“蘇爾古夫”號外,移交的方式是友好的。法國水兵們都很樂意地上了岸。
致命打擊在地中海西部。在直布羅陀,英海軍中將薩默維爾統率“H艦隊”,包括戰列巡洋艦“胡德”號和“堅決”號、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2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於7月1日上午接到海軍部命令:作好7月3日“弩炮”計劃準備。
艦隊司令在拂曉啟航,大約9時30分抵達奧蘭附近海麵。他派霍蘭德上校乘一艘驅逐艦拜訪法國艦隊司令讓蘇爾。讓蘇爾拒絕會麵,霍蘭德派人送去了文件。讓蘇爾書麵答複說,決不容許法國艦隻原封不動地落到德國和意大利的手裏。談判進行了一整天,艦隊司令讓蘇爾給法國海軍部發了兩封電報。
下午3時,法國內閣會議開會研究英國的條件。魏剛將軍出席了會議。最後拒絕了英國關於把法國艦隊開往西印度群島的辦法。英國戰時內閣也舉行了會議,內閣決定毫不動搖。下午6時26分發出最後電報:法國艦隻必須按我們的條件行動,否則,就讓他們自行鑿沉,或者在天黑前由你們擊沉。
7月3日下午5時54分,艦隊司令薩默維爾向這支得到岸上炮台掩護的強大的法國艦隊開火。轟擊持續約10分鍾,戰列艦“布列塔尼”號被炸毀;“敦刻爾克”號擱淺;“普羅旺斯”號衝上了沙灘;“斯特拉斯堡”號逃走了,也同從阿爾及利亞開來的驅逐艦一樣,到達了土倫。
在亞曆山大港,法國艦隊司令戈德弗魯瓦與英國艦隊司令坎寧安經過長時間談判後,同意放出燃油,卸掉大炮裝置的主要部分,並遣返一部分船員。停泊於法屬西印度群島的法國航空母艦和兩艘輕巡洋艦,經過長時間談判後,根據與美國達成的協議解除了武裝。
在展開猛攻後,一舉消滅了法國海軍這一影響戰局的重要因素。此事在所有國家都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許多人認為,英國已陷入絕境,快要打敗了。然而正是英國,卻能無情地打擊它昨日最親密的盟友,把無可爭辯的製海權掌握在自己手裏。這表明英國戰時內閣是無所畏懼的,英國將會戰鬥到底。
法國貝當政府7月5日正式與英國斷交。7月11日,總統勒布倫讓位貝當元帥。
在兩個月裏,德國人侵入挪威、突破色當,以及繼而引起各種演變,都證明德國操有先發製人的巨大力量。尤其是他們巨細無遺的準備和組織,使得英國感到震驚。在此時,德國人會不會挾其新式武器,戰勝之勢和絕對優勢的兵力突然從天而降呢?
在英國,這一時期所有英國人都參加了工作,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空前團結。男人和婦女在工廠裏的車床和機器旁邊辛勤地勞動,直到精疲力竭,倒臥在地,不得不把他們扶走,讓他們回家。而他們的崗位,則馬上由另外的人提前上班接替。所有的男人和婦女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手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