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敵後破襲戰日震驚增兵華北區寇換將(1 / 3)

第四十五回 敵後破襲戰日震驚 增兵華北區寇換將

歐洲戰爭爆發後,日軍為加快南進步伐,希望早日結束侵華戰爭,乃在華北地區推進“治安肅正作戰”和“囚籠政策”;在華中地區發動棗宜作戰;在西南地區壓迫法、英封鎖滇越鐵路、滇緬公路,並加緊對後方城市特別是陪都重慶的空襲。企圖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消滅其占領區不斷強大的中共領導的八路軍。

早在1939年12月,八路軍總部機要員匆匆走進作戰室,把一份密電遞到朱德麵前。朱德仔細看了一遍,抬頭對彭德懷說:“看看,鬼子果然玩新花樣了!”

這份密件電報,是冀中軍區政治委員程子華和政治部主任孫誌遠發來的。他們報告說:敵人修路的目的同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間的公路修得比地麵高五尺,兩旁溝深八尺至一丈,溝底寬六尺,溝麵一丈六,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係、支援的孤立小塊,部隊也不能轉移,便於敵人逐次搜剿。第二是汽車路的聯絡向外連接,安國縣已三層,敵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出入其圈內。

日寇的這套詭計,不僅在冀中推行,而且要在全華北實行。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形象地說:“這是日軍企圖以鐵路為柱,公路為網,據點為鎖,對華北軍民實行囚籠政策。”

朱德、彭德懷認為,日軍的築路行動,有其戰略上和戰術上的重大含義。對此,絲毫不能忽視,這類道路絕不能讓日寇修成。

八路軍總部於1940年初提出設想,以襲擊日軍交通線為主的總破襲戰,從4月10日開始,由於與國民黨反共派摩擦,迫使其計劃暫緩執行。

7月上旬,日軍在華北的兵力有27萬多人,華北的偽軍約有14萬人。武漢方麵兵力較少,棗宜會戰呈膠著狀態,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日軍為增強駐武漢的第11集團軍的守備,於7月20日從華北抽調了6個步兵營、1個山炮營到武漢;司令部駐在石家莊的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團主力,正在冀中掃蕩。這樣一來,正太鐵路沿線的日軍兵力減少。

為打擊其“囚籠”政策,減輕正麵戰場的壓力,並進一步發展敵後鬥爭的新局麵。八路軍總部決定:實施醞釀多時破襲正太路的設想,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破襲戰。

8月8日,朱德、彭德懷、左權下達了《戰役行動命令》。進一步明確了戰役部署和任務,要求:聶榮臻集團主力約10個團,破壞平東至石家莊段正太路,破壞重點在娘子關、平定段。同時組織部隊對北寧線、德州以北之津浦線、石德路、滄石路、滄保路,特別是對元氏以北至盧溝橋之平漢線,應同時分派足夠部隊寬大正麵的破襲之。阻擊可能向正太線增援之敵,相機收複某些據點。對西、北兩麵之敵,以適當兵力監視之。另以有力部隊向孟縣南北敵據點積極活動,相機克複某些據點。

由於這次戰役參戰部隊有:八路軍第120師和決死第2、第4縱隊共20個團,第129師及決死第1、第3縱隊共46個團,晉察冀軍區39個團,共計105個團,20多萬人,即稱為百團大戰。

聶榮臻接到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後,立即抽調了18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又2個騎兵營、3個炮兵連、1個工兵連、5個遊擊支隊。分別組成左縱隊、右縱隊、中央縱隊、鉗製部隊和總預備隊,破襲正太路陽泉至石家莊段;同時對平漢鐵路元氏至盧溝橋等路段,也作了相應的破襲部署。

當時,正太路沿線日軍主要有獨立混成第4旅團全部,司令部設在陽泉;獨立混成第8旅團一部,該司令部設在石家莊;獨立混成第9旅團一部,司令部設在太原。日軍在正太路沿線城鎮、車站、橋梁、隧道附近築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在鐵路兩側10至15公裏地區還設有鐵絲網、障礙物,布置了嚴密的火網。平定到石家莊兩側,就有40多個據點。因此,破襲戰在許多地段將是攻堅戰。根據這些情況,聶榮臻決定先攻占敵據點,再實施破路。

聶榮臻的指揮部設在井陘附近一個叫洪河漕的小山村裏。井陘有總礦、新礦、陽井礦三個礦區,是華北地區一個儲量豐富的煤礦。日軍把這個礦視為命根,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聶決心破壞這個煤礦,就把指揮部設在井陘附近。

8月20日,夜空漆黑,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風聲像一個臨死的人在呻吟。突然,正太路兩旁騰起了一顆顆紅色信號彈,刹那間,隨著一陣雷鳴般的爆炸聲,各路突擊部隊撲向日軍的據點和車站。

八路軍向正太鐵路發起突然攻擊,日軍竟然毫無所知,各據點沒有任何準備。一時間,全線陷入被動,戰役之初,守備正太路東段的獨立第4混成旅團司令部根本不知道各方麵的情況,經過二、三天以後,才逐漸判明。

晉察冀軍區部隊三路出擊。

右縱隊由第二軍分區司令員郭天民、第四軍分區政委劉道生指揮。轄第19、第5團,主要負責擊破正太鐵路娘子關至亂柳段之間的交通線,重點是娘子關的日軍據點。8月20日20時,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團悄悄潛入娘子關村,很快解決了村裏的偽軍。接著冒著密集的火網,向娘子關上的日軍堡壘仰攻。守關日軍被八路軍打得措手不及,經過3個小時激戰,第5團兩個連攻入娘子關,殲滅大部分日軍,紅旗插上了被日軍占據3年的娘子關。

聶榮臻得知右縱隊攻克娘子關,他拒絕了部隊要求堅守娘子關的請求,命令部隊在炸毀堡壘工事和東麵的鐵路橋後,撤離娘子關。當日軍增援部隊趕到時,八路軍已撤離得無影無蹤。8月23日,第5團再次攻入娘子關,炸毀了娘子關東麵1公裏處的一座大橋,破壞了程家隴底、磨河灘之間的鐵路。

第19團在戰鬥發起後攻入巨城和移穰車站。8月23日晚上,第19團再次攻入移穰車站,炸毀了車站、水塔和鐵路設施。

8月24日至27日,右縱隊連續作戰,接連炸毀了20孔石橋。日軍各據點的聯絡被切斷,遭到各個擊破。正太鐵路娘子關至亂柳段,交通完全斷絕。

左縱隊由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熊伯濤指揮,轄有冀中警備第2旅、軍區特務團、平井獲支隊等部隊。主要負責破襲微水至石家莊之間的鐵路和公路。戰鬥打響後,各部隊分頭行動。平井獲支隊在8月20日晚襲擊岩峰,爆破鐵路。特務團在20日晚掩護群眾破壞公路後,又於22日夜攻入上安車站,殲滅了車站上的日軍。警備第2旅於23日夜攻入泉頭車站,破壞了日軍的兩個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