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英軍攻占西迪.巴拉尼。
自12月11日起,戰鬥主要內容是:第7裝甲師、接著是英國第16步兵(摩托化)旅和與第4印度師換防的澳大利亞第6師,繼續追擊意大利逃軍。12月12日,布克.布克和西迪.巴拉尼周圍的全部海濱地區,已經落入英軍之手,並且已將7000俘虜送到馬特魯港。同時,至少有3個師的意軍精銳被包圍,其中包括許多“黑衫黨”組織,不是被殲滅,就是被俘虜。英軍正一鼓作氣繼續向西追擊,空軍正在加強轟炸,海軍正對準敵人退卻的主要公路轟擊。
在西迪.巴拉尼的勝利已最終確定的時候,12日,韋維爾將軍主動采取了明智而大膽的決策。他不是把剛替換下來的英印師留在戰場上作為總後備隊,而是立刻把它調往厄立特裏亞,與第5英印師一起,參加普拉特將軍指揮的阿比西尼亞戰役。該師一部分由海道前往蘇丹港,另一部分則乘火車再換船溯尼羅河而上。其中有一部分,幾乎是直接從西迪.巴拉尼前線開往他們登船的地點,到達700英裏以外的戰場後,很快又投入戰鬥。
前往蘇丹港的部隊首批12月底到達,而全部調遣是1月21日完成的。該師參加1月19日由卡薩向克倫撤退的意軍的追擊,在克倫遇到意軍主力的抵抗。
到12月15日,已從埃及境內掃蕩了所有的意軍。留在昔蘭尼加的大部分意軍,撤退到已被孤立的巴迪亞防禦陣地以內。這樣便結束了西迪.巴拉尼之戰的第一階段,意軍5個師大部被殲。俘虜3.8萬餘人,英軍損失陣亡133人、受傷387人、失蹤8人。
巴迪亞是英軍的下一個目標,意軍另外4個師大部分,都駐防在它周圍17英裏以內。防禦工事是由連續不斷的反坦克壕和鐵絲網障礙物構成的,每隔一段有一座混凝土碉堡,後麵還有第二道防禦工事。
攻擊這樣強大、鞏固的陣地,需要周密的準備。第7裝甲師阻止了意軍向北方和西北方向逃跑;為攻擊這一陣地,英軍調用的軍隊有第6澳大利亞師、英軍第16步兵旅、皇家坦克第7營、一個機槍營、一個野炮團和一個中程炮團。
1月3日清晨攻擊開始。1營澳大利亞軍在強大密集的炮火掩護下,在西邊的外圍陣地攻占了一個據點。在他們的後麵,工兵衝進了反坦克壕。兩個澳大利亞旅繼續進攻並向東麵和東南麵掃蕩。
4日下午,英國坦克“馬蒂爾達”在步兵的支援下攻入巴迪亞;5日,守軍全部投降。共俘獲意軍4.5萬人,繳獲大炮462門。
1月6日,英軍向托卜魯克攻擊。第7裝甲師切斷了它的交通;7日,領先的澳大利亞旅進抵其東部防線前麵。這裏的外圍陣地長達27英裏,與巴迪亞的陣地相似,隻是在許多地點反坦克壕的深度不夠,起不到作用。駐防的意軍包括一個完整的步兵師、一個軍司令部和從前麵陣地撤下來的殘餘部隊。
直到1月21日,英軍才得以發動攻擊,另外一個澳大利亞旅在強烈炮火掩護下,衝入南麵的外圍陣地。該師的其他兩個旅進入臨時建立的橋頭陣地,向左右兩翼擴大。傍晚,防區的三分之一被英軍攻占,翌日淩晨,一切抵抗都停止了。俘虜近3萬人,繳獲大炮236門。
英軍沙漠兵團,於6個星期內在缺水缺糧地帶前進200餘英裏,攻占兩座經常配備有海、空軍部隊設防堅固的港口,俘虜意軍11.3萬名,繳獲大炮700餘門。
侵入並希望征服埃及的龐大的意大利陸軍,現在已經潰不成軍,隻是由於距離和供應上的莫大困難,才耽延了英軍繼續向西推進。
在所有這些戰鬥過程中,英國艦隊給予了有力支援。巴迪亞和托卜魯克依次受到英國艦隊的猛烈轟擊,艦隊的飛機也參加了陸上作戰。尤其是海軍,除了運送軍事人員進入被占領港口提供了便利之外,還每天為陸軍輸送3000噸供應品,支援陸軍前進。應該說,在整個地中海及非洲戰場上,英國的海上優勢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同時,英國皇家空軍對意大利空軍也具有優勢。英國空軍雖然在數量上少於意軍,但飛行人員勇於進攻的精神,使他們在士氣上壓倒了敵人,從而享有空中活動的自由。英皇家空軍對敵人機場的襲擊收獲很大,被擊毀和遺棄的敵機達數百架。
戰爭爆發一年多,這次戰役的勝利,為英國開創了首例。丘吉爾興奮之餘,他決定通過廣播對意大利人民講幾句話。12月23日深夜,丘吉爾對意大利人民說:
“意大利人,我要把實情告訴你們。這都是因為一個人。就是那一個人把意大利人民投入了對大英帝國的你死我活的鬥爭,並且使意大利失去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同情和友誼。我不否認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但是,他毫無約束地執掌大權18年之後,把你們的國家帶到了可怕的毀滅的邊緣,這卻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也就是這一個人,違背意大利國王和皇室的意旨,違背教皇以及梵蒂岡教廷和天主教會的宗旨,違背根本就不想打這次戰爭的意大利人民的意願,使古羅馬的繼承人和後裔與凶惡殘暴的異教徒為伍。”
也是在同一天,墨索裏尼對齊亞諾談到意大利陸軍的士氣時說:“無論如何,我得承認,1914年的意大利人比現在的意大利人好。這不是誇讚那時的製度,隻不過講實話罷了。”第二天,他指著窗外說:“這場雪和寒冷的天氣很好。這樣,我們這些不中用的意大利人,這個劣等民族,將有所改進。”
事態演變迅速,對一切可能的舉措都必須事先考慮。英國在利比亞的勝利,已經在阿比西尼亞激起了對於意大利的反叛。丘吉爾切盼海爾.塞拉西皇帝重返故國。但英外交部認為這一步驟為時尚早。
此時,英國經過半年多的恢複和重建,到1940年底,英國已經武裝並裝備了將近30個高度機動的師,雖不一定每個師都達到現代裝備的最高標準,其中大部分是正規軍,士兵都受過15個月的嚴格訓練。除了駐防海岸的部隊以外,再使用其中的15個師,就足以應付來自海外的入侵。除了後備部隊以外,英國的國民自衛軍現在已經有百萬人,他們都有來複槍和一些子彈。
因此,一旦需要和有機會,英國就可以把12個或15個師用於海外的攻勢行動。已經利用船隻或其他安排,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並從印度增援中東,尤其是增援尼羅河集團軍。由於地中海仍然不能通航,這些運輸船隊和它們的護航艦,需要經過漫長的航程,消耗許多星期時間。
這時,丘吉爾正在策劃即將開始新的一年的戰略:
他認為,如果維希政府或北非的法國人願意團結在共同事業之下,英國已經準備好一支擁有6個師的遠征軍,並配備一部分空軍,可以在摩洛哥的大西洋港口,主要是卡薩布蘭卡,進行不遭受抵抗並得到援助的登陸。
如果西班牙政府屈服於德國的壓力,變為希特勒的黨羽或共同交戰國,因而不能再使用直布羅陀港口,英國便使用已經準備停當的精銳旅和4艘適用的快速運輸艦,去攻取或占領一些大西洋島嶼。或如果葡萄牙政府同意的話,可以迅速在佛德角群島建立一個基地。可使英軍獲得必要的空軍基地和船舶補充燃料的基地,使海軍能夠控製繞道好望角的那段極差,而又十分重要的航線。
從英國派遣一個法國戴高樂旅,連同西非的援軍,繞道好望角前往埃及,以便在情況許可時奪取吉布提。
還準備使用一切方法煽動阿比西尼亞起義,聚集可觀的兵力駐在喀士穆,以便襲擊卡薩拉附近,以對付駐在阿比西尼亞境內的大量意軍威脅。曾計劃由陸軍和海軍聯合從肯尼亞沿東非海岸向紅海推進,奪取意大利的設防港口阿薩布和馬薩瓦,目的在於奪取意大利的殖民地厄立特裏亞。
新年剛過,1941年1月,在普拉特將軍指揮下,開始了肅清蘇丹的戰役。在最初階段,戰事順利,普拉特部下有第5英印師,又得到了第4英印師的增援,該師由西部沙漠調來,這支部隊由6個空軍中隊支援。